王家是甘州最大的世家。
他家讀書人多,不僅自家有子弟當官,還仗著上京王家的勢。
所以,也隻有他家,敢一下子隱匿八萬畝的田地。
王家不僅補繳了八萬兩的契稅銀子,還一下子補繳了三年的稅糧,合計十萬石,繳納罰銀二十萬兩。
楚晟有些不滿意,楚天驕卻說,“三叔,暫時就這樣吧,甘州今年畢竟受了災,糧食減產,再逼,王家也拿不出多的糧食來了。
咱也要恩威並施,得饒人處且饒人。
我會讓王庭走一趟告訴王家,按理說,他們那些田地,隱匿的年限,肯定不止三年。
本官這也算是看在二嫂和太子的麵子上,網開一麵了。
王庭會讓他們後麵老實點,我隨時保留著追回以前拖欠稅糧的權利。”
楚晟這才放棄了要找王家核對每畝地具體開始耕種的時間的打算。
甘州其他的大戶,特彆是商戶,雖然也有隱匿的田地,但是數額就少了許多。
看見王家都被整治了,嚇得紛紛主動上官府重新登記土地,補繳契稅、田稅和罰款。
這一下子,楚天驕僅這一項,就收到了十五萬石糧食,五十萬兩銀子。
趁著這東風,楚天驕立即發布了稅製改革的政令。
五州之地,從秋稅開始,將不再接受錢和絹帛形式衝抵田稅,隻收糧食。
五州之地,免征丁稅,隻收田稅。
稅率實行十稅一,因是大災之年,功田和祿田,同樣征收十稅一的田稅。
還有很多關於勞役和雜稅、商稅的政令,也一同發布了。
甘州的世家和大戶,剛剛被抓住了錯處,不敢吭聲。
百姓們卻歡欣鼓舞。
這項政令,不僅免了丁稅,還將五稅一的田稅,降到了十稅一。
如此一來,百姓們負擔減了大半,種糧的激情,頓時高漲。
楚天驕當下決定,帶著甘州大營的士兵,巡視其他四州。
一方麵將王家的模式複刻,用在其他州的世家身上,逼著世家補繳往年偷逃的稅銀和稅糧,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震懾這些世家,不敢反對她新稅製的改革。
離陽侯本來是要與楚天驕一同前行的。
正好李匡也跟著楚瑉宇從塔子窩營地回了隴城。
楚瑉宇還未來得及跟王星然多聚兩天,就帶著人趕往了南楚邊境,接應喬興和陸承基帶回的糧食。
鄭琳琅和楚芸兒也嚷著要與楚天驕同去。
楚天驕乾脆提議,兵分四路,請他爹親自帶兵入蜀一趟,震懾那些世家,收繳世家偷逃的稅銀稅糧。
鄭琳琅和李匡一行,去關中走一趟。
楚晟和楚芸兒帶著兩千楚家軍,往豫州走一趟。
而楚天驕自己,則去了晉州。
大家覺得這樣可以節約不少的時間,也欣然同意。
一個月後,五州之地,共收繳上來四十幾萬石糧食,這主要都是晉州和蜀州貢獻的。
關中和豫州因為受了災,就算是世家大族,也無糧可繳,隻能折算成銀子上繳。
加上補繳的稅銀,楚天驕一下子征得了百萬兩銀子。
當九月秋收開始的時候,楚天驕已經基本湊夠了西北大軍下半年所需的糧餉。
不過,她並未將如此龐大的數字,上報給朝廷。
當離陽侯押著糧食和銀子從蜀地回到隴城時,對楚天驕感歎道:
“周長安無能啊!早知道可以這樣操作,你爹我也不用憋屈那麼多年了,楚家軍也不用挨餓那麼多年了!”
楚天驕知道,這一次之所以能如此的順利,完全是因為楚家有兵權。
世家大族再厲害,也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