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邊走邊聊,很快就來到金粟庵山門前。
黃牆黛瓦,掩映在秋意蕭瑟的林間,彆有一種遺世獨立的幽靜怡然。
薑穗寧率先邁過門檻,在庵裡閒庭信步地逛起來。
也許是不少人都下山去幫忙施粥的緣故,庵堂裡人不多,除了他們兄妹,也沒有其他香客。
也是,金粟庵本就不是什麼名寺古刹,如今城外又鬨流民,消息靈通點的人家都不會出來冒險。
院子西側有一鐘亭,亭上懸一青銅鐘,其上鑄刻維摩詰法像。
維摩詰又稱金粟如來,相傳前朝畫聖曾在此處頓悟,畫出精美絕倫的維摩詰法像,而他當年作畫的小屋,後來便被修建成了這座金粟庵。
亭子兩側掛著一副對聯。
“積德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
薑逸輕聲念出,不由想到了此時還在山下施粥的女尼,莊重地斂衽躬身。
二人緩步進了正殿,恭敬地奉了香,又為庵堂捐了一筆豐厚的香火錢。
數額之大,甚至驚動了庵主,一個約莫五十出頭,慈眉善目的女尼從後殿匆匆趕來,手持佛珠,向二人躬身問好。
“阿彌陀佛,二位施主是心有所求,還是需要在小庵供奉長明燈?”
薑逸微笑著搖頭,“我兄妹並無所求,隻是想為庵裡儘一份心意,讓更多人能填飽肚子,不至於疾厄度日。”
庵主便知道他們是從山下粥棚過來的了,又一次誠摯道謝。
“欲淨其土,當淨其心。惟其心淨,則國土淨。”1
庵主慈祥平和的目光從二人身上掃過,尤其在薑穗寧的臉上停留了一瞬。
她主動開口:“不少女施主都來我們庵堂求姻緣,姑娘,你要求一簽嗎?”
“好啊。”薑穗寧就是奔這個來的,她又扯著薑逸上前,“大哥,你也抽一個,興許就能保佑你心想事成了呢?”
她邊說邊衝薑逸擠眼睛。
薑逸冷不防被塞進手裡一個簽筒,臉上罕見地出現了一絲糾結。
他向來是不信這些的,可這一刻竟然有些忐忑。
既希望能抽中好簽,又怕萬一結果不能如他所願……
薑穗寧往手心裡嗬了口氣,又搓了搓,使勁往薑逸後背上一拍。
她衝他笑:“大哥,我把我的好運氣分你一半,大膽抽!”
薑逸失笑,反手在她肩膀輕撫了一下。
“大哥不要你的好運氣,你還是都自己留著吧。”
嘩啦嘩啦……
兄妹倆一人一個簽筒,跪在蒲團上,虔誠地搖晃起來。
啪嗒。
兩支竹簽幾乎不分前後地掉出來。
薑穗寧一把拿起,跑到庵主麵前,“您看看這兩支是什麼簽文?”
庵主接過,看了一眼簽頭上標的數字,笑了,對薑逸說:“公子抽中的簽文是‘東風吹儘去年愁,解放丁香結。驚動小亭紅雨,舞雙雙金蝶。’”2
薑穗寧眼睛一亮,“丁香結,紅雨,雙蝶,這是好事啊!大哥,我就說你一定會心想事成的!”
這可都是紅鸞星動桃花開的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