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開宋家村,秦氏隻覺日子一天好過一天。
雖說不用為生計發愁了,但女兒的婚姻大事卻成了她一塊心病。
韓昭今年虛歲都二十二了,就算本朝女子普遍嫁得晚,也很少有超過二十歲的。
當然,極少數情況,如為長輩守孝等除外。
她明裡暗裡催了女兒幾次,還托了媒婆上門介紹,結果韓昭氣跑了好幾個媒婆後,後來索性住在百雨金不肯回家了。
連“多掙點錢為小綺攢嫁妝”這種理由都搬出來了。
可宋綺今年才十一啊。
有時候秦氏都灰心了,懷疑是不是自己在宋家過得太糟心,讓韓昭從小對男人,對成親產生了抵觸心理。
如今好不容易看到韓昭身邊出現一個模樣還不錯的後生,而且倆人看起來相處還挺融洽,秦氏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忙不迭地盤問起對方家庭情況來。
大概是她眼中的熱切之意過於明顯,程仁遠白淨斯文的麵皮兒越發紅了。
但態度依舊十分恭謹,老老實實回答。
“晚輩父母都已經過世……有個兄長在軍中……家裡平時就我自己和一個看門老仆……”
秦氏越聽越滿意,這麼省心的家庭,沒有長輩拘束,韓昭嫁過去就能當家做主。
更讓她驚喜的是,程仁遠居然還是個秀才呢。
秦氏最喜歡讀書人了。
“娘,咱們還得去寺裡供燈呢,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韓昭無奈地打斷秦氏的“審問”。
再說下去,她娘都要拉著程仁遠回家吃飯了。
程仁遠回過神來,忙問:“韓姑娘,你和伯母要去哪間寺廟?”
韓昭說去法源寺,聽說那邊供的海燈靈驗。
程仁遠微微蹙眉,思考了一下才鼓起勇氣道:“不如我送你們過去吧?前兩天下了雨,聽說通往法源寺的那條路都被泡爛了,馬車不好走,還要人推過去呢。”
韓昭和秦氏兩個女眷,總不好跟著車夫一塊下去推車。
韓昭下意識地便要推辭,“這太麻煩你了……”
“那就麻煩你了,程公子。”
秦氏搶先一步,一錘定音,笑眯眯地看著未來女婿一號考察對象。
程仁遠連連擺手,“不麻煩不麻煩,正好我寫文思路不暢,不如出去散散心。”
他偷瞄了韓昭一眼,又飛快收回視線,小跑著去到馬車旁等候。
仿佛擔心韓昭反悔,不肯帶上他一般。
韓昭見此情景隻覺得好笑。
她是見過程仁遠在公堂上大展神威,言辭犀利如刀,辯得對麵步步敗退,啞口無言的。
怎麼今天好似鋸嘴的葫蘆,還動不動就臉紅啊?
母女倆上了車,秦氏還想招呼程仁遠進來坐。
程仁遠紅著臉使勁擺手,“不敢冒犯,我坐外邊就行。”
馬車很快重新出發,秦氏一直笑眯眯地看著韓昭,看得她頭皮發麻,不由摸了下臉。
也沒蹭上香灰啊。
“昭兒,我覺得這位程公子不錯。”
秦氏一邊說一邊打量韓昭的表情,“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韓昭張口就來,“考慮什麼,跟他拜把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