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和動口一直是兩個概念。
如果鳳清兒隻是動口,嘲諷慕青鸞。
慕青鸞也同樣會以伶牙俐齒還擊。
最終隻會演變成一場口角糾紛。
不管慕青鸞吵贏了還是吵輸了,也不管鳳清兒是吵贏了還是吵輸了,局勢都處於可控的範圍內,更何況,退一步說,鳳清兒也沒有時間跟慕青鸞吵架,當下,竊取天妖凰精血的人太多,不說一萬也有八千,好不容易碰見了古戰場,這些散修跟瘋了一樣的撲上來撕咬,偏偏每個人拿的還不多,再加上類似於剛剛那位鬥皇的禍水東引之計,被卷進來的修士更多,鳳清兒連追回本族的精血都來不及,哪來的功夫在這邊跟慕青鸞玩嘴上的遊戲?
大概率是放兩句狠話。
然後就完事了。
等什麼時候再遇到,再清算以往仇怨。
但鳳清兒選擇了動手。
這件事的性質就變了。
而慕青鸞在這邊一反擊,這件事的性質就又變了。
但要說誰對誰錯。
非要分出一個是非曲直。
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慕青鸞的錯誤有很多,她錯在了經驗比較少,麵對其他人扔過來的瓷瓶,在本能的判斷中認為無害,所以選擇接住,從而沾染麻煩的主觀認知上,錯在了把過往的恩怨施加到此刻的這件事上,從而做出了摔瓶子這種不理智的舉動,將可以解開的誤會進一步逼入死路。
鳳清兒的錯誤也有很多,她錯在了分不清場合,對自己的需求和自身的定位沒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明明是求人辦事,卻好像是在幫人辦事一樣,趾高氣昂的對世仇家的大小姐發號施令的態度上,錯在了分不清事態的輕重緩急,因為對方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舉動,所以,也隨之做出了一些更不理智的舉動,甚至是主動出手,為自己招惹敵人和增加難度。
但兩人真的錯了嗎?
也沒錯。
對慕青鸞來講,也是對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講,沒經驗是很正常的,所有人都是從一開始的吃虧到最後的不吃虧,從一開始的被人坑到最後的坑彆人,隻能說眼下的場合不方便讓慕青鸞積累經驗,不能說慕青鸞的這種做法就是錯誤的,更不能將沒有經驗視為一種錯誤。
而對鳳清兒來講,根據雙方以往的仇怨和兩族之間的仇恨,在她第一眼看到慕青鸞之後,沒有當場動手,而是出言不遜,已經是一種忍耐了,想要讓她和顏悅色的跟慕青鸞溝通,完全不可能,在看見慕青鸞摔了瓶子之後,雖然瓷瓶裡裝的天妖凰精血沒有便宜外人,但是,種族的榮譽被玷汙,實在是無法忍耐。
就像這個世道一樣。
很多衝突,並不是雙方都選擇爭強好勝而形成的。
而是都觸及到了雙方的底線。
如果我退一步。
不折損我自身的利益。
還能交好你。
那我自然是願意退一步的。
但如果我退的這一步,代價是折損我自身的利益。
顯然,沒人會答應。
不過,幸運的是,林朝辭就在現場。
看了一眼那個逃竄的鬥皇。
林朝辭歎了口氣。
緩緩拔劍。
隔著數千米的距離一劍揮下。
將這位跑了十幾秒的鬥皇納入自己的攻擊範圍內。
頃刻間,時間仿佛暫停。
在那幾位負責追殺這位鬥皇的天妖凰一族的鬥王驚駭欲絕的目光中,這位鬥皇毫無反抗之力的被割掉了頭顱,鮮血橫空揮灑噴湧,飛起的頭顱上,依稀能看出那份不敢置信的表情。
林朝辭也緩緩收回了劍。
隻要不涉及到鬥宗。
都處於他一劍可以斬殺的範圍內。
另外,他這一劍也不是普通攻擊。
而是涉及到了時間的劍法。
類似於鬥技。
不過,如果從品質上看,涉及到時間的劍法,已經可以稱之為一種劍道了,小蝶距離這個境界還很遠很遠,就算是放眼整個鬥氣大陸,也沒有人能觸及這個境界,或許在大千世界裡,有人能觸及這個境界,比如說大主宰原著裡的那位青衫劍聖,但在鬥氣大陸這種小千世界裡,或是叫小位麵,無人能觸及此境。
決定這一點的不是有多少鬥氣。
也不是有多少靈力。
跟精神力更是無關。
而是心!
心能不能與道合!
這才是決定劍道是否存在的標準!
說白了,以心去駕馭這種力量,自成一方天地,偏向於領域,但領域隻是以強橫的實力從天地中開辟出來的小天地,而自成一方天地,則是順應原本的天地,本就是天地的一部分。
所謂鴻鈞合道,就是這個意思。
除此之外。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方法。
那就是吸收位麵核心。
俗稱位麵胚胎。
這一點可以參考武動原著裡的林動,在位麵胚胎的加持下,彆看祖境、帝境、至尊境是同樣的,林動的這個祖境是略強於帝境的,在武動位麵的背景板天玄大陸上,林動的這個祖境甚至比大千世界的至尊境修士都要強,這就是特殊的資源能給予一位修士的特殊加持。
總之,如果有九星鬥聖能觸及此道。
就算沒有源氣。
成不了鬥帝。
也可以破界飛升。
源氣這種東西跟劍道無關,就算把劍道參悟到一劍毀滅鬥氣大陸的地步,該沒有源氣還是沒有源氣,但如果把劍道參悟到一劍毀滅鬥氣大陸的地步,也沒必要在鬥氣大陸的身上硬榨源氣就是了,破界飛升後,到了大千世界,把鬥氣轉化成靈力後,自然就可以破境了。
所以,彆說什麼沒有源氣就廢了。
辦法有的是。
隻是沒有那種天賦絕佳的人。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鬥氣大陸的修煉體係了,雖然鬥氣大陸的修煉體係沒毛病,武動位麵的修煉體係也沒毛病,包括大千世界的修煉體係,都沒毛病,但這些修煉體係都同時避開了心境的修行,避開了精神氣的環節。
站在這些體係下的修士角度來看。
心境的修行似乎沒用。
一位鬥皇不會因為心如止水就能擊敗一位鬥宗,一位鬥宗也不會因為百折不撓就能擊敗鬥尊。
但這些人的思想境界太低了。
思想境界這種東西跟閱曆沒關係。
單純的閱曆僅僅是你能記住一路走來發生的事情。
或是經曆的坎坷。
包括一係列的感悟。
而思想境界則是透過表象看本質。
比如說,像剛剛發生的這件事,閱曆的提升會讓慕青鸞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或是防範,將敵人扔來的東西擊碎,或是閃開,不去觸碰,以免招惹麻煩,但思想境界的提升則會讓慕青鸞思考這個世道,思考人性的卑劣,透過這種禍水東引的行為,端正自己的心態,確保自己日後不會成為這種禍水東引的人,也是確保自己日後問心無愧,堅定自己的信念,並持續走下去。
大道萬千,殊途同歸。
越往後走就越難。
而越難,就越需要心態的支持。
需要那種孤注一擲的勇氣。
說白了,在九死一生當中,當你遇到了諸多挫折時,你還能否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本著這條路走下去,就可以抓住那一線生機,這種堅守,決定了一個強者的最終成就如何。
當然,如果你本身就不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