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璟完全沒有顧念自己此刻老師的身份,直接脫口而出罵出了一句臟話。
這整的朱標都有些不知所措,他完全搞不懂自己說了這麼一句,怎麼引起了蘇璟如此之大的反應。
“蘇師,學生哪裡說錯了嗎?”
朱標大著膽子問道。
蘇璟冷哼一聲道:“哪裡都錯了!八股文的優勢,在於天下消磨歲月於無用之地,墮壞誌節於冥昧之中,長人虛驕,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輔國家,下不足以資事畜。”
蘇璟說的那叫一個不客氣。
對於八股文,蘇璟雖然沒有作過,但他亦是痛恨的。
泱泱中華,因為這八股文,扼殺了不少多少先人之思想。
若論思想之毒,八股文首當其衝!
蘇璟這毫不留情的言語,聽得朱標是如雷貫耳,不知所措。
八股取仕的優勢,竟然是這個嗎?
讓天下消磨消磨時間在無用之地,毀壞誌向節操在昏暗不明之中,長人的驕傲自滿,迷惑人的神誌,向上不能夠輔佐國家,向下不能夠給事牲畜。
這哪裡是優勢,簡直是在抨擊八股之害,還是巨大無比的禍害。
“蘇師,八股取仕,真有如此之危險嗎?”
朱標朝著蘇璟說道。
這和他之前了解到的可不太一樣,無論是他的老師宋濂,還是他的父親朱元璋,都沒有這麼說過。
“你以為我在危言聳聽?”
蘇璟看向朱標反問道。
“學生不敢。”
朱標立刻道。
蘇璟的情緒平複了下來,說道:“就當我危言聳聽也行吧,反正這八股取仕的辦法,也改變不了。”
“畢竟,它的好處,是任何一個君王都無法拒絕的。”
朱標看著重新恢複平靜的蘇璟,說道:“蘇師,學生不明白,這八股取仕的優點,到底是什麼?”
剛才蘇璟說了這一通,好像都是缺點。
蘇璟淡淡道:“我說的不都很明白了,長人虛驕,昏人神智,這正是君王想要的,自然也就是優點。”
朱標搖頭道:“蘇師,學生以為蘇師此言無理,君王又怎麼會想要臣子虛驕,神誌昏聵呢?”
身為大明太子,此時的朱標已經將自己代入了君王的角色之中。
至少他不會希望自己的臣子這般。
蘇璟笑道:“君王為什麼不想要,還記得我和你說過的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吧,牛懿。”
“作為君主,什麼事都比不過自己統治的穩固,在思想上也是一樣。”
“八股文要求作題形式,也要求作題思想,一切以孔孟之道為核心闡述,根本不允許考生有自己的見解,這是不是一種思想上禁錮。”
“當所有讀書人都研究八股文,意味著他們要研究孔孟儒學,遵循天地君親師之思想,不正是君王想要的嗎?”
蘇璟的這一番闡述,讓朱標啞口無言。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看起來相反的兩件事,其實為的是一個目的。
在思想上確定君權至上的地位。
按照現在八股文的思路,這的確是君王十分喜愛的。
蘇璟沒有管此刻有些呆滯的朱標,繼續說道:“科學知識之發展傳播,需要的是自由開放之思想。”
“科舉,尤其是八股取仕,其實是在扼殺科學。”
“畢竟,比起科學,統治更為重要。”
比起科學,統治更為重要。
這一句簡單的結語,讓朱標的內心震動。
“比起科學,統治更為重要,比起科學,統治更為重要”
朱標喃喃自語,不斷的重複著這句話。
科學還是統治?
朱標覺得自己又被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之中。
“好了,彆想那麼多了。”
蘇璟拍了拍朱標的肩膀道:“這是現實,無法改變的現實,不要想太多了。”
封建帝製下,有這樣的發展,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不,蘇師,學生以為,一定有解決的辦法的。”
朱標抬頭,看著蘇璟無比堅定的說道。
解決的辦法?
除非沒皇帝,直接過渡到下一個社會體製!
蘇璟內心感慨,但表麵上還是勸道:“不要著魔了,牛懿,這件事,不是你可以解決的,至少目前的你,還不應該去思考這種問題。”
現在可是大明剛建國,朱元璋的個人權力頂峰。
在任何朝代,尤其這種建立初期的皇帝,就是絕對的統治者。
你現在和他說要進入下一個社會體製,天下不再姓朱?
這不是提著腦袋讓老朱砍麼。
也就是朱標是蘇璟十分喜愛的學生,這才多嘴說了幾句。
不然的話,蘇璟連科舉八股取仕的缺點都不會和朱標多聊。
這些事,一來屬於大不敬,傳出去容易掉腦袋,二來僅憑一張嘴幾句話,也很難讓人信服。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標一樣的信任蘇璟。
朱標依舊沉默,似乎還在思考著什麼。
“蘇師,這八股取仕,以孔孟之道為核心,您說有錯,難道孔孟之道錯了嗎?”
朱標又問道。
剛才蘇璟的話語太快,很多內容他都沒有細細的思考,現在想來,他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孔孟之道本身當然沒錯。”
蘇璟回答道:“但若是,隻允許讀書人用孔孟之道來科舉,那就是錯了。”
“科學本身就是一項探究事物及其現象規律的科學,必然是前進的,發展的,進步的。”
“若是被限製在某個牢籠之中,決計沒有發展的可能性。”
“科舉之害也體現在這裡,一個國家有智慧有思想的讀書人,都去鑽研八股,為了仕途窮儘心力,科學又哪來發展的基礎。”
聽著蘇璟的話語,朱標意識到,這科舉,尤其是八股取仕,危害的確很大。
那要不要向自己的父親建議取消八股文呢?
朱標一時間又有些遲疑了。
蘇璟已經將這科舉八股取仕的優缺點都說的很明白了。
如果自己站在父親朱元璋的位置來看,至少眼前,這八股取仕那是相當好的。
網羅了天下人才,同時也讓他們能儘力的為君王,為皇家,為朝廷服務。
更讓天下讀書人,全部接受天地君親師的儒家思想,天大地大,君主最大。
這權力始終都握在朱家的手中,連思想上都是如此。
這無疑是一件對皇帝來說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自己真的向父親朱元璋提了這個建議,大概也是不會被采納的。
如此,科學之發展,必將胎死腹中。
生產力的發展,便成了無稽之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