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著蘇璟這話,知道蘇璟這是呆的沒意思,想走了。
“此事好說,溧水縣距離應天府不遠,想回去的話,隨時都可以,不過得先把今天要談的事情談完再說。”
朱元璋淡淡道。
他知道繼續強留蘇璟沒有任何的意義,他之前要的也隻是台階而已。
現在的蘇璟,表現也相當的配合,放他回去未嘗不可。
正如老朱自己所說的,溧水縣和應天府真的很近,這路程對於朱元璋來說,那是隨時都可以監控了解的距離。
“這可是你說的,大叔,我記著了。”
蘇璟立刻道。
雖然朱元璋尚未坦白身份,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皇帝可沒有虛言,說什麼就得是什麼。
“放心,蘇璟,我說的話,肯定會兌現。”
朱元璋立刻保證道。
蘇璟點頭笑笑道:“那還不給我介紹這一下,這位是?”
蘇璟將目光落到了宋濂的身上,朝著朱元璋問道。
能跟著朱元璋過來私下裡見自己的人,肯定不會簡單。
“蘇師,這位是……”
“哎,等等。”
朱標正要朝著蘇璟介紹,朱元璋直接攔住了他。
然後他看向蘇璟道:“蘇璟,你不是聰明麼,那你就猜猜看,他是誰?”
宋濂此前並未和蘇璟見過,明朝也沒有什麼照片技術,所以蘇璟大概是不知道宋濂長什麼樣的。
老朱這是起了考驗蘇璟的心思了。
“行,那我就猜猜看。”
蘇璟直接接招,然後打量起宋濂來。
“嗯,能和大叔你一起來的,肯定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一般來說,家人是最大可能,但這位老先生的年紀較大,想來不大可能是家人。”
蘇璟盯著宋濂,開始了自己的分析,這可讓宋濂有些難受,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
蘇璟這麼一個年輕人,都可以當自己孫子,竟然這般打量自己。
不得不說,有些屈辱。
但這是朱元璋發的話,皇帝的命令,宋濂沒說話,隻能是配合。
“今日我們談的乃是職業教育之事,或者說是科舉的問題,大叔你如此急切,想來這位老先生應該是大明科舉的負責人吧。”
蘇璟淡淡說道。
這一番分析下來,朱元璋的臉色明顯變了,因為蘇璟的說的很對,但他依舊忍住了,啥也沒說。
朱元璋不開口,朱標和宋濂自然也是不可能說話的。
蘇璟看了朱元璋一眼,繼續道:“這大明科舉的負責人,我能想到的就隻有宋濂宋先生一人而已。”
宋濂!
這就是蘇璟的答案。
“哈哈哈哈,蘇璟,你猜的不錯,他就是宋承旨,此次前來,正是與你我探討科舉一事的。”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
對於蘇璟能猜出宋濂的身份,老朱沒有多意外,要是這點本事都沒有,蘇璟那也太菜了些。
“在下蘇璟,方才多有冒犯,還請宋承旨不要介意。”
在朱元璋肯定的下一刻,蘇璟就朝著宋濂拱手道。
宋濂終究是天下大儒,也是教導太子朱標時間最長的老師,剛才的行為,的確是有些不太禮貌的。
“仁遠伯客氣了,宋濂早就聽聞蘇先生之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宋濂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心裡也好受了不少。
蘇璟說道:“宋承旨乃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如此誇讚我,我怕是會飄飄然了,還是給年輕人一些勉勵比較好。”
雖然是客套話,但還是得說的。
“好了好了,這些沒意思的話就不要談了,我的時間寶貴,還是直接聊正事吧。”
朱元璋直接打斷了蘇璟和宋濂的客套,他的時間是真的很寶貴。
這帶上宋濂和朱標來見蘇璟,可不是為了在這裡插科打諢的。
有了朱元璋的金口玉言,事情也是立刻就步入了正軌。
“蘇璟,你那個什麼職業教育,到底是怎麼想的?和科舉又有什麼關係?”
朱元璋率先拋出問題,這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如果單單隻是職業教育,那今天來的就是他一個人了。
但涉及到了科舉,朱標就得了解,而科舉負責人宋濂也得來。
蘇璟回答道:“好,那我們先來說說科舉,科舉的目的,自然是不用說的,為了大明選拔管理國家的人才,可以說是大明昌盛的保證,所以舉行科舉那是勢在必行,曆朝曆代也是一直延續了下去。”
“嗯,然後呢?”
朱元璋點點頭道。
蘇璟繼續道:“那麼大叔,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大量的讀書人,為了科舉不斷的讀書,甚至是寒窗苦讀十年,就為了一朝金榜題名,改變自己的人生,躍遷自己的門戶。剩下的那些讀書人呢?”
剩下的那些讀書人?
蘇璟平淡的反問,卻是讓朱元璋朱標和宋濂三人都愣了一下。
“天下讀書人,為了金榜題名者不知幾何,大明第一次科考,暫且不論,就說曆史上,每次的科舉,參加的考試數量都是十分的龐大,數量如此之多的讀書人,最後能夠金榜題名的不過數百人,直接參加的考生有大幾千人,若是算上之前參加童試鄉試,那數量就更多了。”
蘇璟看著三人說道:“多少讀書人,蹉跎一生,卻是始終與金榜題名無緣,隻能是讀書讀了一輩子,碌碌無為。”
這便是蘇璟要說的科舉問題了,科舉篩選掉的人太多了,但上升通道隻有這麼一個。
卷是一方麵,也會有許多人浪費一生。
宋濂說道:“仁遠伯,科舉乃是為國家取仕,自然是要優中取優,好中選好,這麼多人參加,更說明了科舉選出的人才,絕對是最好的。”
科舉可不是中高考,考出來那就是國家重點官員,尤其是在大明開國初期這個關口。
金榜題名,那幾乎和飛黃騰達是劃等號的。
朱元璋也是附和道:“宋承旨此言正是科舉之真意,蘇璟,這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當然不對!”
蘇璟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不對?
三人皆是一愣,完全沒料到蘇璟回答的如此乾脆。
不等三人詢問,蘇璟已然解釋道:“大叔,宋承旨,金榜題名者固然是優中選優的人才,但那些落榜的就是庸才了嗎?”
“讀書做文章的本事差些,難道就說明這些讀書人的才能沒有了?”
“還是說,隻要會做文章,就能治理好大明了?”
蘇璟直接一波三連反問,直接問的朱元璋三人有些啞口無言。
核心的關鍵點,其實就是一個,人才是什麼?
如果是後世,或許他們還可以果斷的反駁一下,讀書做文章好的人才是人才,不會讀書做文章那就不能治理好大明。
但是,這會可是大明剛開國,有的是讀書做文章不行,但管理水平很高的人才呢。
比如李善長,那就是個元朝科舉名落孫山,卻是明朝當宰相的最好例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