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科舉教育體係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富!”
……
朱元璋不斷的重複著蘇的話語,情緒不斷的累積。
大明和百姓之間的關係,朱元璋早就有所理解。
百姓可載舟,亦能覆舟。
這是朱元璋在起義過程中,切身體會過的道理。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富!”
朱標亦是重複起蘇璟的話語來,臉上的神色也是越發的凝重。
“民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大明天下,最重要的就是百姓,百姓才真正代表著大明。”
朱標看向朱元璋,眼神中滿是堅定。
朱元璋亦是點點頭:“民可載舟,亦能覆舟,蘇璟,你這話說的當真不錯,當傳頌後世!”
蘇璟淡淡一笑道:“大叔,不過就是些尋常言語罷了,大明未來的方向,終究還是掌握在天子手中,天子賢明,則大明昌盛。”
雖然點明了大明百姓的重要性,但該拍老朱的馬屁還是要拍的。
此刻,即便是宋濂,也不得不承認,蘇璟此言,當真蘊含著大道至理。
聽到蘇璟的話,朱元璋笑了,這話他愛聽。
大明能建立和穩固,全是他這位天子的努力,即便他知道蘇璟是故意拍馬屁,但朱元璋依舊受用。
“宋濂,你覺得呢?”
朱元璋又看向了一旁的宋濂問道。
宋濂立刻回答道:“我以為仁遠伯所言極是,不過,仁遠伯描述的雖好,但這職業教育到底該如何推行,具體的方針和辦法,還是需要仁遠伯說清楚的。”
眼見勢不可擋,宋濂並沒有做什麼螳臂當車的舉動,而是直接換了個角度,問起了蘇璟具體的執行方針。
在宋濂想來,這職業教育的事情,此前從未聽過,想必是蘇璟剛剛搞出來的,大方向的東西有,那詳細的內容,大概是沒有的吧。
“嗯。”
朱元璋點點頭,看向蘇璟道:“蘇璟,你說說呢,這職業教育到底該如何實施下去?”
對於務實的朱元璋來說,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能隻談好處,不談執行。
蘇璟立刻道:“大叔,這就要和科舉聯係到一起了,咱們大明現在的科舉,還需要改!”
改科舉!
這才是蘇璟最想做的事情。
科舉固然是一項優秀的製度,為無數讀書人提供了鯉魚躍龍門的通道,也讓無數寒門弟子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華,登臨高位。
可以說,這是一項無比偉大的創舉也不為過。
自科舉出現以來,曆朝曆代無不認識到科舉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無論朝代如何更迭,無論是漢人掌權,還是元人掌權,科舉都一直在繼續著。
蘇璟自然沒有要完全否定科舉的意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他的選擇。
“老夫請教仁遠伯,這科舉還能怎麼改?”
宋濂立刻朝著蘇璟問道。
事實上,之前朱標就詢問過宋濂科舉的弊端,也知道了蘇璟對於科舉的看法。
宋濂一直都挺好奇的,蘇璟對於科舉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想法。
畢竟,現在大明的科舉製度,那是他和一眾同事,嘔心瀝血才確定下來的。
蘇璟看了宋濂一眼,笑道:“宋承旨,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這大明現在的科舉製度,主要應該就是由你主持確立的吧,大方向是仿照元朝的對不對?”
宋濂點頭道:“的確如此,科舉一事,自隋朝起,到本朝已經700多年,雖然有過改製,但總體的方針路線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我也是依循舊例而已。”
現在的宋濂是學乖了,先不吹牛皮了。
大明科舉製度是我主持確立的沒錯,但不是我想這麼搞的,而是一直都這麼搞,我照著前人的來。
真有問題,那也不是我的問題。
雖然來到這和蘇璟見麵才沒多久的功夫,宋濂已然看出來了,老朱對於蘇璟,那真真是寵愛有加。
蘇璟和朱標的關係,宋濂也早就知道了。
自己這個多年教導太子的老師,比不上教導了太子幾個月的老師蘇璟。
大明的這一代帝王和未來的下一代帝王,全都對蘇璟如此的重視。
可以預見,未來的蘇璟,絕對是大明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聽著宋濂辯解的話語,蘇璟並不在意,隻是說道:“現在的科舉呢,的確已經是延續了七百多年,但有句話叫做與時俱進。”
“時代的洪流滾滾,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夠讓大明始終保持著獨一份的強大。”
“就好像火器,出現也不過就數百年,已經展現出了它強大的威力,科舉也是一樣。”
……
蘇璟侃侃而談,看似隻是在廢話。
但事實上,想要讓朱元璋真正接受科舉的改革,必須要做好鋪墊,思想上的鋪墊,尤為重要。
要讓朱元璋明白,科舉的改變,是為了大明!為了大明的強盛。
“好了,蘇璟,你該說說,科舉具體該如何修改了。”
朱元璋催促了一句,這說明他的內心,已經在期盼了。
蘇璟點點頭,說道:“現在的科舉,隻有考試,卻沒有對應的教育體係,這點不好,科舉絕不能單純的隻看做是幾場考試而已。”
“童試、鄉試和會試,三級分立,我們便可以將教育分成三個階段,童試我們稱之為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
“全國各地的私塾,也可以按照這個標準,分為小學和中學和大學。”
“但凡是沒有通過童試者,皆在小學學習,主要的學習內容,便是童試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