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
“怎麼樣,燕王,有什麼想法了嗎?”
蘇璟也停了下來。
朱棣沉思一會之後,說道:“蘇先生,學生覺得,這是一個係統的工程,糧食的保障,絕不隻是一個方麵,或者說一個辦法能解決的。”
“嗯,不錯,思路是對的,那燕王能想到哪些方麵呢?”
蘇璟笑著看向朱棣問道。
之前他和朱棣,基本談論的都是如何排兵布陣,如何在兩軍對壘的時候贏得勝利。
後勤這一塊,基本沒說過。
蘇璟也想了解了解,這朱棣對於戰爭中後勤重要性的理解,到底有多少。
朱棣回答道:“先生,糧食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物資,想要保障糧食的安全,自然需要配備足夠多的士兵去保護。”
“另外,糧食的運輸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為糧草運輸要比戰鬥士兵行軍更加的困難,速度也更慢,所以通常需要先行,這便是為什麼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法的原因。”
蘇璟不住的點頭道:“看來燕王對於糧草重要性的認知非常的到位,那麼燕王可知道,大明現在的軍隊北伐,運糧的效率是多少?想要往從大明糧草運往邊疆一石糧,在路上需要消耗多少?”
朱棣搖頭道:“學生不清楚。”
雖然朱棣對打仗很感興趣,也很想加入軍營之中,征戰沙場。
但現在這般年紀,肯定還是太早了。
糧草細節上的事情,他了解的不多。
蘇璟笑道:“若是正常運輸的,前線送去一石糧,路上至少需要損耗七石糧,雖然不是十不存一,但也不會差上太多。”
“竟然這麼多嗎!”
朱棣有些驚訝道:“就算是運糧的士兵要吃,也不會吃這麼多吧?”
這運糧效率方麵的情況,朱棣之前是真沒了解過。
一聽到這麼一個低效的運糧效率,朱棣是有點懵的。
蘇璟淡淡道:“燕王,除了人要吃糧之外,運糧的馬屁也是要吃糧的,甚至比人吃的還要多,同時運糧的路線上,可不都是平坦的官道,有些損耗完全正常。”
事實上,蘇璟上輩子在知道古代運糧效率的時候,也和朱棣的反應差不多。
而通過這麼一個運糧效率,蘇璟頓時便明白了,史書中記載的百萬大軍,根本不可能。
就憑著古代的這點生產效率,是無法供應百萬大軍的糧草消耗的。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
十萬的軍隊,已經屬於數量非常多了。
而且這十萬的軍隊裡,能夠有效作戰的單位,估計也就三四萬頂天了。
這麼一來,一些戰役裡,帶上一兩千精兵突出幾十萬大軍的包圍,也就能順理成章的說的清了。
“蘇先生,如果是這麼說,那這保障軍隊糧草安全最重要的事情,豈不就是運輸了?”
朱棣思維很快,朝著蘇璟發出了自己的疑惑。
蘇璟笑道:“運輸自然是很重要的,我剛還說了,為啥諸葛亮北伐總是失敗,這和糧草運輸太難有著直接的關係。”
“沒糧的軍隊,就沒有任何的戰鬥力,而要保障糧草的安全,運輸是其中的關鍵。你父皇為了搞定這個,不就效仿隋唐時期的府兵製度發明了衛所製度麼。”
“京師達於郡縣,皆設立衛、所,外統於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每個軍士受田50畝,給耕牛給農具,還豁免所有的租稅勞役。”
“這麼做,直觀的解決了糧草的問題,非戰時期,士兵種田,自給自足還能囤積點糧食,到了戰時,囤積的糧食直接拿出來用,因為是在當地屯田,所以運輸也簡單很多。”
要說這打仗方麵的事情,朱元璋那是真的非常擅長,縱觀華夏曆史長河,不單說皇帝,哪怕把曆朝曆代的名將都算在裡麵,那也沒幾個比得上的。
朱棣聽得認真,但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父皇,竟然做了這麼多他不知道的事情。
像是衛所製度,朱棣之前從未關注過。
因為他喜歡行軍打仗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感覺身為男兒,就該沙場馳騁,建功立業。
哪怕是後勤這樣的事情,他也覺得應該是謀士的事情,自己隻需要管好前線的戰鬥就行了。
蘇璟繼續道:“但衛所製度終究隻是一種切合現在大明狀況的製度,時間久了是不行的。”
“為什麼?這衛所製度有什麼缺點嗎?”
朱棣好奇的問道。
蘇璟淡淡道:“燕王,你想一想,現在的大明已經北伐數次,外患不斷,衛所製度是為了保障大明軍隊有著充足糧草同時又不對百姓有太大壓榨的製度,在這種時常征戰的時候,自然是很好用。”
“但如果等到外患都肅清的差不多了呢?元朝餘孽的禍患徹底的解決,也沒有外敵再敢對大明發起戰爭的時候,你覺得這衛所製度會變成什麼樣子?”
朱棣眉頭緊鎖,他還真沒想過這麼遠的事情。
此刻循著蘇璟的思路,他開始考慮了起來。
“若是沒有戰爭,那這些屯田的士兵種出的糧食會越來越多,這些糧食也不用交稅。”
朱棣自言自語的說著:“衛所製度的糧食,是軍隊使用的,但軍隊無法消耗掉,那隻能售賣出去,這樣一來的話,邊軍的將領,豈不是會變成巨富?”
“隻是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朱棣的腦子,終究還是在行軍打仗上用的多,到了其他方麵就不太行了。
“學生不知道了。”
朱棣抬頭看向蘇璟,直接了當的說明了自己的情況。
蘇璟淡淡道:“燕王伱說的基本沒錯,但有一點,這些衛所製度下的屯田,隻會慢慢的被朝中的大官或者是軍中的將領侵占,普通士兵種田的報酬也會越來越低,直到他們自己都接受不了跑了,真到了要打仗的時候,可能連士兵的數量都湊不齊,隻能去招募新兵。”
蘇璟現在說的,正是一百多年以後真實發生在明朝大地上的事情。
當時的大明打仗,士兵不足,甚至要去遼東和陝西招募傭兵。
沒辦法,衛所製度下的這些豁免了租稅勞役的田地,那是最優質的的土地資源。
同時衛所製度下,軍隊都是就地開墾良田,大部分的戰事區域距離京城遙遠,所謂天高皇帝遠,被發現的概率也很低。
土地兼並本身就是明朝最大的一個禍患,在軍隊裡,自然也不例外。
當然了,對於現在的朱棣來說,這些隻是蘇璟的分析見解。
但朱棣知道,蘇璟說的話,肯定不會有假。
“真的嗎?這衛所製度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危害?這豈不是我大明之禍患?”
朱棣一臉驚訝的朝著蘇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