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璟搖頭笑道:“燕王,你理解錯了,這不是衛所製度的危害,這充其量隻能算是個弊端,難道沒有衛所製度,這些良田就不會有人想著去侵占了嗎?”
divcass=”ntentadv”“看事情要看本質,衛所製度在目前大明的情況來說,還是很好用的,至少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不是嗎?”
“隻不過,你的父皇有一個特點,你知道嗎?燕王。”
朱元璋的特點!
朱棣聽著蘇璟的話,那是心驚肉跳。
蘇璟竟然敢如此隨意的品評自己的父皇,那可是大明的皇帝啊!
妄議皇帝,死罪一條。
但朱棣也知道,這一點在蘇璟身上肯定是不適用的。
所以這時候的朱棣,隻是低著頭,啥也沒說。
蘇璟繼續道:“你父皇他啊,太自信了,自信的以為自己設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就不需要任何的變化了,隻要你們這些子孫能按照他設定的方針不改變,就能子子孫孫無窮儘,大明王朝萬世長存。”
“當然了,現在他稍微好點了,知道自己求變了,也不枉我一番敦促吧。”
老朱對於穩定不變的追求,那真是刻在骨子裡的。
隻不過,朱棣對此的感受不深,因為他還小,許多事情還沒經曆過,大明也沒穩定下來。
“蘇先生,父皇乃是一代聖君,難道這樣不好嗎?”
朱棣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的話,他倒也沒有完全的認同。
蘇璟說道:“明君你父皇肯定是,但這聖君麼,就得看標準了。”
朱棣臉皮跳動,內心已經開始糾結自己回去之後該如何向自己的父皇彙報了。
“蘇先生,那若是要改呢?日後大明該如何改這衛所製度?”
朱棣隻得將話題重新給引導了回去。
蘇璟也沒多在意,看向朱棣道:“這個不是今日講解的重點,也不在糧草保障的內容之中,暫且不提。”
“說回糧草保障,衛所製度是一方麵,但僅僅隻是這個肯定是不夠的。”
“既然可以在當地屯田解決運輸路徑過長的問題,那麼還有一個便是建立糧道,方便運輸。”
“交通,是戰爭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除了前方進攻需要開辟的進攻路線交通,還有後方運輸補給的輜重路線交通。”
“我問你,燕王,這戰爭中,運糧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什麼?”
朱棣立刻回答道:“人力和牲畜,一些水戰可以用船隻。”
蘇璟點頭道:“不錯,現在的戰爭,基本上就這三種選擇,其中最為廣泛的還是牲畜,運輸的數量比人力多,可以適應的環境比水力多。”
“這交通方式就這麼多,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運輸的效率呢?”
朱棣不假思索道:“路!路越好,運輸的速度就能大大的提升。”
“很好!路就是戰爭中糧草安全保障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蘇璟說道:“而且路好不僅有利於運糧,還有利於運兵,還記得去年中秋節的時候,我講的秦統一六國的課嗎?車同軌,看起來是規定的馬車的規格,其實目的是為了讓路統一起來,提高行車的效率。”
“同時將全國各地的行道打通,建立起一個四通八法的交通網絡,嬴政對於路重要性的認真,那是相當到位的。”
蘇璟的話瞬間將朱棣的思緒拉回了去年的中秋節。
當時的蘇璟的的確確講述了秦朝大一統的諸多內容,其中就有關於路的一些描述。
“原來如此,學生受教。”
朱棣認真行禮道。
兩人邊走邊說,已經回到了小院。
蘇璟打開屋門,朝著朱棣道:“燕王,泡腳嗎?”
???
朱棣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蘇璟這思維跳躍的程度,著實有些太快了。
不等朱棣回答,蘇璟直接道:“你騎馬來的,肯定要泡,咱們去廚房燒水。”
“是,蘇先生。”
朱棣立馬跟著蘇璟到了廚房裡。
不多時,一鍋熱水便燒好了,蘇璟又找來兩個腳盆,一人一個,直接在廚房裡開始泡熱水腳了。
要說為什麼不去大廳裡屋泡,那自然是在鍋邊加熱水方便。
蘇璟這裡雖然說是小院,但其實還是挺大的,廚房的空間也完全夠兩人泡腳。
“嘶……真舒服。”
蘇璟感受著腳上的灼熱感,分外的舒適,他還加了一些生薑,可以去去腳味。
朱棣自然也很舒服,騎馬雖然不用走路,但踩著馬鐙一路,還是很累腳的。
“蘇先生,這糧草的保障,就這麼多了嗎?”
朱棣趁機繼續向蘇璟詢問道。
“怎麼,燕王還想知道什麼?”
蘇璟笑著說道。
朱棣回答道:“學生是覺得,蘇先生說的這些,雖然都很有用,但好像應該還有一些東西。”
“哦,什麼東西?”
蘇璟淡淡道。
朱棣說道:“蘇先生之前教過學生大縱深作戰理論,其中一些戰法蘇先生告訴學生,現在的火器水平無法達到,但將來等到火器不斷發展,便可以了。”
“學生便想,到了那個時候,這糧草的保障,是不是也會有著不同的地方。”
聽到這話,蘇璟那也是被朱棣驚了一下。
好家夥,朱棣真是天生的將領,這都能想到。
明明之前還是一個對於後勤保障沒多少了解的菜鳥,這會已經直接聯想到了現代戰爭中的補給運輸了。
蘇璟頓了一下,說道:“那自然是有著變化的,就說個最簡單的吧,運輸方式的變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