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振衣飛石(230)_生隨死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生隨死殉 > 230.振衣飛石(230)

230.振衣飛石(230)(2 / 2)

謝範不是想動手。

他如此耀武揚威,正是因為他不想動手。他是在警告所有想發聲者,你們以為皇帝或許顧忌名聲,不會為此大開殺戒?不,皇帝連背鍋的都找好了。

瞧唄,那個背鍋的,就是我謝範。

——我也很樂意為閨女背這口鍋。

“十娘,要不你告假幾個月,在家養胎?”黎順想起自己從前一次行差踏錯,被親哥忽悠了一回,就生生蹉跎了二十年,實在不想讓老婆懷著孩子去冒險。

袁十十一手捂著肚子,下巴揚起“這緊要關頭你叫我在家養胎?我……”

“懂懂懂,全天下姐妹能不能翻身做主騎在我等臭男人脖子上就在這十年了,啊不,就在這兩三年了,我當丈夫的當然不能扯你的後腿……十娘,咱們好不容易懷個孩兒,你可不能打了!”黎順緊張地說。

袁十十白他一眼,哄自己肚裡的孩子“甭聽你爹瞎說。阿娘心裡,你最要緊。”

黎順在心裡犯嘀咕,大哥,你真是我親大哥。咱兄弟倆一樣的妻管嚴。

想到這裡,看著小妻子素顏清麗的模樣,心想,好歹十娘給我生了個孩兒,大哥那才是真是……

想起已經死了大半年的沭陽公張姿,黎順心情又不大好了。

太平二十五年,暮春。

皇帝頒行新修訂的《太平禮集》,準許公主承嗣建儲,朝堂緘默,天下震驚。

曾經奮起抗爭的宗室也懵了,咦,怎麼皇帝修禮不是為了把嗣位傳給林家子侄?原來皇帝是想把皇位傳給謝家的姑娘?——相比起把皇位直接給了太後娘家,宗室們覺得,謝團兒雖然是個姑娘,謝團兒的母族雖是狄人,可父血為重嘛!她好歹是謝家的姑娘!

有了太後出頭挑釁,宗室嚇得以為江山要改姓的大誤會在前,皇帝修訂承嗣禮法,在朝臣看來是違反了聖訓常理,宗室中反對的聲浪卻小了很多。一則是皇帝為這事兒把該殺的宗室都殺光了,二則是隻要不把皇位給了姓林的,不剝奪他們謝氏宗室的身份,他們就暫時滿足了。

畢竟,民間也有絕戶留女招贅的說頭,母血雖不如父血尊貴,那也得看是哪家的母血對不對?

一旦謝團兒做了儲君,她的孩子那源自皇家的母血難道不如臣家的父血尊貴?

這時候眾人才驚訝地發現,崇慧郡主和鎮國公世子的長子,大家都隻知道乳名叫保保,大名是什麼?誰都不知道,連姓什麼都不知道。——崇慧郡主的小女兒十五娘,也沒有大名,可是,滿宮上下都知道,十五娘姓衣,是鎮國公府的大姑娘,衣十五娘。

有宗室立刻就跑去宗正寺翻玉牒皇冊,謝團兒是黎王府郡主,她與丈夫所生的嫡子都會記錄在宗正寺的玉牒皇冊之中,再往下一代就不記載了。

玉牒皇冊十年一修,前不久才剛剛修過皇冊。將黎王府一係翻出來一看,謝團兒仍舊記在黎王譜係之下,關於她長子的記錄,也隻有寥寥數字,曰,第一子謝某,下邊跟一行小字,上賜乳名保保。

——居然真的姓謝!

保保姓謝,十五娘姓衣。

這下宗室就徹底放心了,皇帝也不是真的想讓皇女承嗣,隻是想讓謝團兒承嗣而已。

否則,皇帝就該讓十五娘也姓謝了。這不是皇子皇女都有承嗣權嗎?怎麼就不讓十五娘姓謝呢?偏偏叫她姓衣,斷絕她承嗣建儲之路。

崇慧郡主一兒一女的姓氏問題搞明白了,宗室放心了,朝臣也放心了。

沒等朝野天下震驚《太平禮集》太久,皇帝宣布右遷聽事司指揮使龍幼株入都察院,任左都禦史。

這下子朝廷又徹底炸鍋了,都察院的各道禦史首先不乾,紛紛上書罵娘我們這一群寒窗苦讀幾十年,辛辛苦苦熬官授選的讀書人,居然要認一個妓院出身的文盲老娘們兒當上官?她也配給我們當老大?她會認字嗎?她會讀《大謝律》嗎?她算個什麼鬼?

都察院的禦史罵完了,吏部的開始上書訴苦陛下啊,這工作真的沒法兒乾了,你讓龍幼株當都察院的頭頭,現在都察院的上上下下都鬨著要換部門,天天跑我們衙門走關係,您看看臣這胳膊,結實吧?都是因為天天往衙門外扔都察院那群倒黴鬼拎來的禮物,給我鍛煉出來的肌肉啊!

謝茂看著折子都禁不住笑,衝衣飛石道“這梁誌高真正是個滑頭。”

反對龍幼株入朝,是目前朝中大臣的政治正確,除了聽事司的所有衙門都統一戰線,大家約定要輪番上陣彈劾反對。都察院首當其衝,禦史們幾乎是自殺式攻擊——若皇帝不肯收回成命,把龍幼株調回聽事司,他們這群上書辱罵頂頭上司的禦史,哪裡還有前途可言?官大一級壓死人。

再其次,皇帝這道調令破壞的就是朝廷的選官體係,都察院之後就必然是吏部上書反對。

梁誌高作為吏部尚書,他也不說皇帝你這樣壞了規矩,對十年寒窗、等候補缺的進士們不公平,旁敲側擊說都察院的禦史們都不想乾了,還打小報告,說禦史們走他門路要調衙門——

這是個軟釘子。

警告皇帝,陛下你這樣做,討好了龍幼株等婦人,得罪的是天下讀書人。得不償失。

梁誌高既不想得罪皇帝,也不想得罪朝臣。他還敢在彈章裡開玩笑,說自己扔禮物把胳膊都扔結實了,這又是隱隱約約地打小報告和討好。

梁誌高沒有出頭破口大罵,避重就輕上了個“彈劾”折子,彈劾的還是都察院。

——龍幼株是都察院的新左都禦史,拚命罵皇帝的也是都察院的禦史,梁誌高主要彈劾的也是跑到吏部跑關係走後門的都察院官員。真要問他的立場,他其實屬於皇帝這一邊。身為吏部尚書,他根本沒有強烈痛罵皇帝破壞了朝廷的選官體係,而他是最有資格立場、也必須去彈劾此事的人。

若是換了個皇帝,他這樣曖昧又討巧的小聰明,隻會惹來惡心厭惡。

然而,謝茂並不是一般的皇帝。

梁誌高這樣會見風使舵又識時務、有能力辦差的大臣,他用著比較順手。

衣飛石偏頭看了一眼,心中極其不以為然。

皇帝覺得梁誌高用著好,衣飛石就看不上這種人。要為朝廷“儘忠”你就豁出命去死諫,要為皇帝效命你就上折子替陛下衝鋒陷陣,在中間晃來晃去,自以為很聰明嗎?皇帝從來不缺人用。

不肯向皇帝獻出忠心,又畏懼天威背叛同黨,看你以後怎麼死。

“陛下,龍司……龍都禦史,年紀也不小了,真要她下場,這能不能……”

衣飛石很擔心皇帝鬨笑話被打臉,暗搓搓地提議作弊,“臣和百裡簡說好了,到時候臣親自送他進貢院,他就在閣樓上當場答卷。臣已經讓他臨摹了幾十張龍都禦史的筆跡,幾乎以假亂真。屆時,他答完了題,臣親自去調換卷子,保管不出差錯。”

謝茂又被衣飛石震驚了一回。

在他心目中,衣飛石曆來是個光明磊落的人,用鬼蜮伎倆也是在對敵打仗上。

難不成,這是把朝臣都當敵人來收拾了?

“朕知道你辦事不出紕漏。不過,朕交代她許多年了,真要是考不中……”謝茂聳聳肩。

“陛下!”

衣飛石急了,事已至此,難道還有退路?

都察院的禦史上折子罵娘,不就是因為龍幼株因幸晉身,不曾通過科舉考試?不就是因為皇帝一道中旨就提拔幸進,徹底破壞了朝廷的選官製度?

皇帝早就預料到會有此麻煩,他也早就準備好了對策。

——你們不是罵朕胡亂提拔嗎?朕讓龍幼株下場一試!

在謝茂的盤算裡,向天下頒發《太平禮集》應該在去年,也就是太平二十四年。頒發《太平禮集》之後,為了平息天下對皇女承嗣的議論,他就會立刻把龍幼株推出來當靶子,朝野目光聚集在龍幼株身上時,他會乾脆地宣布,讓龍幼株下場應試。

去年是三年一度的科舉之年。

哪曉得修禮時出了陳夢湖這一批玩拖字訣的“殉道者”,又趕上去年太後薨逝,遲了整一年。

所以,皇帝已經準備好今年加開恩科。

如今執掌禮部實權的左侍郎百裡簡,也早就在準備此事,是以能和衣飛石偷偷商量對策。

皇帝這麼氣勢洶洶地讓龍幼株下朝科舉,萬一……龍幼株考不上呢?

這不是能不能黑箱操作的問題,進士入貢的墨卷都要頒行天下學府,皇帝若是硬生生地把龍幼株收入三甲,一旦龍幼株的墨卷流出去,皇帝就會淪為笑柄。

除非,有人能幫龍幼株答卷。

這個人必須出身乾淨,忠心,極度有才華——每個人做文都有自己的風格習慣,甚至在策論時文中會透漏出自己的眼界心胸,進三甲已然不易,要模擬另外一個人的風格格局寫出的文章考入三甲,必須當世神童捉刀。

何況,還得會臨摹筆跡,寫出不讓當代名儒宿老認出破綻的屬於“龍幼株”的墨跡來。

衣飛石和百裡簡琢磨了許久,覺得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隻有百裡簡了。

畢竟,有這能耐的,未必肯拋棄立場替皇帝捉刀。願意替皇帝肝腦塗地的,也未必有這份才華。

唯有百裡簡。

衣飛石讓他捉個刀算什麼?衣飛石沒讓他捉刀,他自己先找上門來準備替公爺“分憂”了。

衣飛石當然不能讓皇帝跌了麵子。百裡簡的文才天下無雙,他的身手世間罕見,百裡簡當槍手幫龍幼株答題,他親自出麵調換墨卷,一文一武聯手作弊,保管萬無一失。

哪曉得皇帝居然這麼個吊兒郎當的態度。

衣飛石急得不行,就看見皇帝嘴角一翹,無賴地說“朕就讓團兒親自下場。”

謝團兒是正經在上書房讀過書的,經筵日講時,她也經常去蹭聽。和野路子出身的龍幼株完全不同。真讓她下場考試,考得不好也罷了,真考過了……她可是“未來”的儲君。

隱形太子跑去都察院當左都禦史,這滿朝文武估計都彆想安穩了。簡直比龍幼株還可怕!

衣飛石被噎得“……”

“若是團兒也考不中,朕就隻好讓你去捉百裡簡當槍手了。”

謝茂故作歎息道。


最新小说: 重生1985,少年大有可為 濕熱回吻 簽到萬道:從凡界到寰宇至尊 你發癲,我種田,帶著全村去修仙 玄劍燼途 婆媳間的矛盾 我和動物聊八卦,全家偷聽改命忙 辦公室的複雜戀情 閃婚兵痞,渣總跪求複合 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