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隨死殉!
天靈靈地靈靈月半出鬼門謝朝妃製中,皇後之下即八妃,八妃之中,又分為三個等級。
最貴即貴妃,其下淑、德、賢三妃,再次,則為惠、順、康、寧四妃。
皇帝想冊立嫡子謝琰為儲君的意圖很明確,資曆老又沒兒子的石良娣是皇後心腹,登基就給了個貴妃位,吳良娣育有皇次子,兒子、資曆、位分都有了,可貴妃位置隻有一個,她隻能進第二梯隊,偏偏上頭有個不是太後勝似太後的淑太妃在,皇帝表示這輩子都不會在淑妃位分上擱人,吳良娣隻得再退一步,隻封了個德妃。
李良媛給皇帝生了長子,也是東宮老人,破格冊為賢妃,混進第二梯隊。
其餘幾位東宮良媛中,皇四子母餘良媛冊順妃,皇六子母毛良媛冊寧妃,按部就班地升職,誰都沒能越級一步。
八妃之中,除卻空置的淑妃外,隻剩下惠妃、康妃兩個位置。
——準確而言,惠妃的位置,也已經被皇七子生母惠嬪預定了。
被冊封的幾個嬪位中,有封號不過兩人。
一位是生育皇三子的敬嬪紀氏,另一人就是惠嬪言氏。
然而,八妃之中有惠妃卻無敬妃,明眼人都知道敬嬪這輩子就這樣了,惠嬪卻是前程光明。——隻待熬夠了年資,不出差錯,如今的惠嬪就能順利晉封惠妃。
哪怕是早一步比她封妃的順妃、寧妃,遲早也會被她壓在腳下。
惠嬪言氏,東宮時為太子承徽,今年二十六歲。擱普通人家裡,這年紀的婦人也不算小了,可是,和皇帝後宮裡這一水兒的年資深厚的高位妃嬪相比,言氏年輕得讓人眼前一亮。
惠嬪一向抱皇後大腿抱得死緊,每天都是最早一個趕往長秋宮向楊皇後請安。
這一日,惠嬪照例帶著宮人散著步款款步入長秋宮門,恰好看見皇後儀仗匆匆忙忙地往長信宮去了,她擦了擦眼睛,又望望天,這天是剛亮吧?
惠嬪錯愕地問身邊的大宮女“這是什麼時辰了?我竟來遲了嗎?——今天也不是給太妃請安的日子吧?”
文帝元後早逝,繼後在長秋宮中也沒住上幾年就薨了,從此文帝就再也沒有立後。
皇帝是文帝繼後獨子,登基之後尊奉姨母淑妃小林氏為淑太妃,請移居長信宮。——長信宮是謝朝曆代太後居所。礙於禮法,皇帝沒能給淑太妃上皇太後尊號,然而在皇帝的後宮之中,淑太妃基本上扮演了大半個婆婆的角色。
逢五逢十之日,楊皇後就會帶著來給她請安的妃嬪,一起去長信宮中拜望淑太妃。
至於楊皇後自己,閒著沒事兒的時候,經常溜達去長信宮中與淑太妃作伴。惠嬪經常混在楊皇後身邊,妥妥的就是楊皇後的小跟班,十天裡倒有五六天都跟著楊皇後在長信宮裡打葉子牌。
大宮女忙道“這才卯時剛過,娘娘怕是有什麼事要和太妃商量。”
確認了不是自己睡昏頭之後,惠嬪才鬆了口氣,身姿款款地扶著大宮女繼續往前走“那咱們就甭多事了。先去殿前給娘娘磕頭,沒事兒咱回去睡個回籠覺。”
她心中不免好奇,到底什麼事兒呢?哎呀,天不亮就把娘娘震到太妃宮裡去了!
※
楊皇後確實被震得頭昏眼花,坐在鳳輦上人都是懵的。
謝茂是淑太妃的兒子,皇帝的幼弟,可也基本上是楊皇後看著長大的。淑太妃生子後體弱,謝茂繈褓中就被她抱進了東宮,又因淑太妃當時主理六宮事,一邊忙著轄治宮權,一邊又得幫著皇帝在文帝耳畔吹風,幾乎無暇照顧謝茂,撫育謝茂的重任很大程度上就轉到了楊皇後身上。
要說楊皇後把謝茂當兒子養,那是半點都不誇張。
——如今的皇五子謝琰,小時候還穿過謝茂的舊衣裳,玩過謝茂的舊玩具。
猛地聽說一向傻白甜不鬨事的謝茂和大將軍衣尚予的兒子混在了一起,好像還強行把人家睡了,楊皇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她倒不在乎謝茂睡的是個男人——皇帝也睡男人。前幾年皇帝就隻玩後|庭花,鬨得許久沒有皇子公主降生了,對有子的後妃來說,這反而是個好事。
她懵的是謝茂怎麼睡了衣飛石!那可是衣尚予的兒子!衣尚予的兒子是能隨便睡的嗎?還強睡人家?!
楊皇後鑾駕行至長信宮時,剛剛起床聽了信王府傳來消息的淑太妃也在懵逼。
“……衣大將軍的兒子?”淑太妃今年也不過四十三歲,因保養得宜,仍是明眸皓齒、風采照人。哪怕她以未亡人身份刻意打扮得素淨些,也是平添端莊,不見寡淡。
“娘娘,皇後娘娘駕到。”宮人來稟。
淑太妃起身迎了兩步,楊皇後已匆忙進來,見滿屋子噤聲不語,淑太妃連頭發都沒梳好,就知道這邊也已經得信兒了。
“太妃已經知道了?此事不敢輕忽,我已差人去太極殿請陛下了。”楊皇後道。
淑太妃與她敘禮坐下,揉揉額頭,頭疼地說“說得含含糊糊的,也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怎麼就和那家的小子混在了一處?他還沒正經納妃呢,這名聲傳出去了,哪家的好姑娘肯嫁予他?”
楊皇後聽著不對,遲疑地問“您聽的是什麼信兒?”不著急衣尚予殺上門來,著急謝茂怎麼娶老婆?
淑太妃驚訝地看著她“不是小十一和梨馥長公主的兒子好了麼?哎呀,我這頭疼的,差了輩兒呀!”
從禮法名分上算,梨馥長公主是謝茂的姐姐,她兒子可不就和謝茂差了一輩兒嗎?
楊皇後簡直哭笑不得“您操心這個?我那兒的消息是,人家衣家的小子不肯,十一弟差遣了好些人壓著人家。——後來就請了禦醫去看,洗出來幾盆子血水。”
“說句喪德行的話,咱們家十一弟,真要喜歡哪家的孩子,咱想方設法也能給他弄到手,可他這弄的是誰?衣尚予的兒子!陛下還得把他家好好哄著呢,真愁人,鬨出這麼一回事來,怎麼收場?”楊皇後頭更疼。
淑太妃驚訝極了“啊?他,他還用強的?不行,我得問清楚了!來人,立刻去把信王找來!馬上來!”
宮人領命迅速離開之後,淑太妃珠淚滾滾,哭道“這冤孽啊……”
楊皇後就顧不上頭疼了,忙上前安慰“也未必就是這麼回事。要麼是底下人傳錯話了呢?您可彆著急,十一弟來了再問問。”算算時間,皇帝大概也要到了,她又親自服侍淑太妃梳洗更衣,連連寬慰。
淑太妃與楊皇後年紀相差不足十歲,彼此爭搶的又不是一個男人,相扶多年倒是養出了一段深情厚誼。名義上是庶婆婆與嫡媳婦,相處起來又頗有幾分閨中密友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