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考?那咋了,又不是必考,補考也行啊。”朱厚照詫異道。
“哦?那要是一道題放在你麵前,彆人都做了且都做出來了,你做不做?”
朱厚煒“哦?”問道。
“那本宮當然做啊,憑啥彆人都比本宮高......”
朱厚照下意識開口,隨即啞然。
“你的意思是?”朱厚照眼神一變,趕忙問道。
“對啊,這就是正常人的潛意識。”朱厚煒微微一笑。
華夏,古今出名的卷王之國,不管是考試還是什麼都卷的離譜出奇。
現在這可是關係到自己人生軌跡的大事,你告訴他選做可以不去做?
你看他鳥不鳥你哦!
到那時,不用朱厚照、朱厚煒去推動,學子們自己就會捧起除四書五經之外的教材,自發開始攻讀。
這不比被動的宣傳要好的多?
“四書五經出來的書呆子可以說幾百個都難出一個真正懂得如何治理一地之人吧。”
“他們自認為讀了些四書五經,就能跟前宋宰相趙普一樣半步論語治天下了?”
“我呸,基本是考上了之後還是要朝廷、政府培養慢慢學。”
“與其如此,不如讓他們自己開始卷,卷數理化地技等等到時候真正能派上用場的學科。”
“到時候,隻需要將所學逐漸熟練的朝著實際使用方向轉變就是了。”
“這樣選出來的實用性人才,不比現在每年考出來的廢柴們好的多?”
朱厚煒說道。
其實要數聰明才智,能考到這一步的不可能存在傻缺白癡,但高分低能這個詞可不是後世才有的形容,放在這些科舉出來五穀不分的文人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
所以,朱厚煒才會那麼輕鬆就答應下來。
隻要這個附加試一開,即便根本不強迫天下學子去答這些題,他們自己也會朝著這上麵靠。
這點,甚至連謀都不用謀,因為人性如此。
體會過後世卷破天氛圍的朱厚煒,可太懂國人的心理了。
“到那時實用人才自然而然就會替換掉朝廷內那些沒有能力的‘巨嬰’,不用咱們動手後麵天下的學子便都會成為現有官員最大的競爭對手。”
隻要這些被“主動”往附加題卷的考生進入了官場,他們身上那彆人不具備的實乾本來自然就會成為現在官場中巨大的另類,從而更好的帶動整個官場開卷。
這就是鯰魚效應。
說起來,某種程度上來說朱厚煒還得謝謝劉建他們提的建議。
這不經意的舉動可是將“新學”的推廣之路拓寬了不知道多少倍呢。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