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雖然那一小撮爬上去的文官顯得牛逼哄哄,但大明前中期皇權、武勳階級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想要站得穩並爭取更多自然是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力量。
但現在......
抱歉,老一批有被乾掉的,有叛變的,還有些比較苟覺得局勢不利不願當出頭鳥跟鎮國府杠的更是直接選擇了裝死。
小一批有那種潛力的呢?
楊廷和道路受阻,嚴嵩被直接收編.......
想因為對付寧王這件事讓文官集團們擰成繩加壓怕是有點難哦。
畢竟不管他們這邊決策有多少小分歧,最終結果大概率還是寧王被鎮壓掉,這種已經有既定結果的事除了某些個私底下就屁股歪到寧王那邊的人之外其餘的老狐狸想要說服他們為之冒險,簡直想太多。
除非,是那種牽扯到大部分文官集團共同利益的事情......
那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他們才有可能被迫形成一個勉勉強強算是同盟的玩意。
顯而易見,寧王造反並不符合這個要求條件,所以朱厚煒目前的壓力其實都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而在朱厚煒在朝中對南方叛亂的政治協商進行拉扯的同時,他下達的鎮國令也是迅速的南下而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牽製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行動能更好更順利的進行,讓其不受到不必要的影響乾擾嗎?
那可不得讓命令趕緊飛去。
牽製文官集團這種大活,很累的好不好。
“恩師!恩師!”
“蔚王殿下有令!”
此時,正在西南地界“好為人師”進行著日產的教學工作,在大明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的王守仁同學聽到了遠方一陣呐喊。
停下手裡的勞作,王守仁將目光看向來人。
送報之人,正是鎮國軍校的一名學員,曾經在王守仁手底下被訓的吃過不少苦。
“曹祥曹兄?他怎麼來了?”
“蔚王殿下有令?”
跟著王守仁一同前來西南“支教”目前沒有被分配到西南其它部落還留在王聖人身邊伺候著的幾名弟子也是聽到了動靜抬頭望去額,對其剛剛的話有些好奇。
他們來西南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明晃晃直接的新命令可還沒有接到過。
現在直接派來鎮國軍校的人前來傳信,是發生什麼大事了嗎?
幾名學員目光微凝,變得有些嚴肅。
軍校弟子傳信,這件事本身就容易讓人產生遐想。
身為一同來西南的王守仁七十二弟子之中的一員,他們自認為這種時候是該站在恩師邊上為其分擔壓力的。
“恩師,殿下有令,您請看!”
曹祥一個行雲流水的禮節行完麻溜的就掏出了一封帶著鎮國府特有火漆的信件遞到王守仁麵前。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