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一擊的衛所,也敢阻本王的路。”
自寧王在老窩南昌掀起“清君側”的旗幟點燃戰火起,已經過了好些時日。
這段時間,他們可謂是“暴力擴張”,雖然打起的旗號非常好聽,但是這所作所為吧......
一言難儘。
雖然沒有土匪、山賊那般燒殺搶掠,但背地裡的醃臢之事卻根本不在少數。
沒法子,誰讓這所謂的十數萬大軍本質上就是被明裡暗裡詔安起來的山賊土匪呢?
能在一定範圍內控製住其的野性,讓其不至於變成人人喊打的野軍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畢竟其本質上,還是賊軍,隻不過是給自己披上了一件偉光正的大衣而已。
但狼外婆披上了外套,就不是狼了嗎?
變其形,易。
變其性,難。
隻是,寧王朱宸濠同學並不這麼認為。
在朱宸濠看來,他手底下的這一支大軍......
可老狠了!
自揭竿之日起,這支大軍就充分展現了一支王者之師、虎狼之師該有的銳利以及凶悍戰力。
凡曆之戰,皆以勝歸。
朱宸濠可不考慮是不是因為有心算無心打了措手不及以及江南地區衛所腐朽的問題,在他看來這就是他身為時代主角的大勢。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他寧王朱宸濠就是如此,隻要袍袖一揮,發出自己的聲音,那他就是真正的大勢,勝利是必然的。
很顯然,朱宸濠同學多少有些被自己庶子逆襲的自信衝昏了頭腦。
“照如今的進度,拿下南方六省直取南京城將指日可待。”
“當年太祖皇帝社稷於紫金山巔建元洪武,燕王奉天靖難攻破南京城年號永樂......”
“待本王攻下這南京之時,天下人自然會明白,誰才是天命所歸。”
朱宸濠臉上流露出一抹迷之自信,大明兩大開山怪的故事都是從南京城開始,那他朱宸濠未必就不能是下一個開山大怪。
“還有中都鳳陽,那可是真正的龍興之地,燕王一脈選擇遷都北京遠離初始龍脈,那就彆怪本王不客氣將其笑納了。”
明朝行政劃關內分為兩京一十三省,雖然關外、海外還有許多的領土,但這部分才是真正的核心。
其中兩京指的就是北京城和南京城。
南北兩套班子一模一樣,屬於是有備無患留一手的典型。
即便其中一套出了問題,也可以迅速遷都到另外一邊完成完美過渡。
可惜,這一套保障體係一直到大明滅了也沒有實行過,剛硬的烈皇崇禎雖然“剛愎自用、自毀長城”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最硬氣的死法。
不過也正是因為沒有起用選擇了“自掛東南枝”,也讓大明在最後依舊保留了漢人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