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凝視劉建:“劉卿,太子如何?”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劉建張張嘴,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說為好。
這話題來的太過突然,讓他這個老人家一點準備都沒有!
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嘛!
弘治皇帝笑道:“怎麼,這個問題很難嗎?”
劉建歎息拱手道:“陛下剛剛便已言明,太子殿下這些年為大明的貢獻有目共睹。老臣又能有何異意。”
“太子殿下,可擔得起賢太子之稱。”
殿中群臣默然,鎮國府這十幾年做了什麼他們又如何能夠不清楚。
但就是因為太清楚,太明白這其中有多少是將文官集團的利益踩在腳下登上去的,他們心中才愈發五味雜陳。
賢太子,可這不是他們文人想要的賢。
弘治皇帝這十數年來雖然離他們心中聖君的形象越來愈遠,但他的寬厚、仁慈依舊讓人感到安心。
二十幾年每日上朝覲見,更是讓君臣見有了無言的默契,仿若早已習慣,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現在......
得到自己這位老臣的回答,弘治皇帝無聲笑了笑,歎息出聲:“太子可稱賢太子,如今春秋鼎盛足以擔起大明的江山社稷。”
“朕已經老了,愈發力不從心,許多事的理解已經跟不上了。”
“就像這下西洋的艦隊,總會有一位領航的航海使。”
“大明便是一艘大船,一艘龐然大物。可朕卻已經無力繼續擔任航海領行之責......”
“所幸,朕後繼有人,江山社稷後繼有人。這些年他和蔚王做的很好,比朕的期望還要好。”
“太子。”
“兒臣在。”
朱厚照趕忙回應。
“跪下。”
弘治皇帝指了指禦前。
“啊?”
“是。”
朱厚照有些不知所措,但還是老老實實的跪了下去。
“昔日太祖皇帝於元末起勢,再造浩宇收複山河。太宗皇帝五征漠北,堪定邊疆。仁宗皇帝監國代政以仁濟天下,宣宗皇帝繼太宗、仁宗之誌,外禦敵寇內安萬民......”
“每一位帝王,都在做自己該做的事。”
弘治皇帝看向朱厚照:“什麼是為君者該做的事?”
“不過圍繞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幾個字。”
“明辨是非,看清前路,以史為鑒,以賢君之治為目標,以昏聵之君為戒,這是你該做到的,你當謹記。”
朱厚照聞言,眨了眨眼:“可是......”
即便在此刻,他也很有自己的思想主見。
太祖、太宗、仁宗、宣宗這幾位也就算了,您這後麵說的......
“太子!”
弘治皇帝麵容頓時嚴肅起來。
知子莫若父,朱厚照突然的遲疑再聯想到剛剛自己說過什麼,他便明白這家夥撅起屁股打算拉什麼屎。
這種時候,絕不能讓他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來!
“可謹記朕的教誨?”
見老爹突然莫名其妙就發飆了,朱厚照趕忙點頭連忙回應:“謹記,兒臣謹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