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難,但若是成功了能讓大明少很多動蕩。
這也是他此次點名主動推上謝丕借此困住謝家的原因所在。
劉、李是半個自己人,雖然這件事八成也不可能,不對,是九成九不可能站隊他們。
但隻要他們不暗中搞事,對朱厚煒而言就夠了,拋開三閣老的勢力,能讓這個平穩改革的可能性提升數倍。
即便不能穩著過,也能讓“過山車”平穩一些。
“厚煒,你覺得李舉他們能行嗎?那個謝丕安排進去真的沒事嗎?”
朱厚照還是有些擔心,文官並不好對付,雖然這些年他跟朱厚煒兩人看似一直處於上風。
但朱厚照清楚有些事若是沒有朱厚煒隻有他自己來做的話麵對一眾文官其實會非常被動。
而李舉等人此次是直接到一線去乾,敵眾我寡、敵明我暗,局勢不利我啊。
“沒有事情是容易的,選了他們就相信他們吧。”
朱厚煒搖搖頭:“清查的基礎我們已經打的很堅固了,若是這樣還是不行那可能就得極端一些才能解決。”
他不想走極端,所以還是願意儘可能嘗試。
“謝丕的話,本來也沒指望他真會用心去做什麼。”
“若有思想覺悟最好,日後或許能作為一個人才培養,要是沒有思想覺悟能讓謝遷安穩些便也足夠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公尤侃侃,本便不安分。
不硬控他一下,萬一被某些官員、世家的人說動,他能造成的麻煩可比一般人要高的多。
......
雖然清查組前期很多基礎已經在這些年被朱厚照、朱厚煒打好,但在這個世家勢力根深蒂固的時代,當真正將事情搬到正麵來,才會感受到其難度。
南下數月時間,依照鎮國府早已經探明的魚鱗圖冊,李舉確實是清查出一些土地歸屬存疑手續不合法的案例。
但數量極為有限。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借助當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優待政策來偷稅避稅的不少,但百年過去吃的滿嘴流油的世家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對於土地的歸屬合法化洗白舉措也從未間斷。
看似善款的災年救濟,實際上九出十三歸強行抵債的種種操作行當,讓新學門人看著心頭不忿,但偏偏在一切手續齊全的情況下又不能說違法。
甚至還有些原地主家中小日子過得不錯的,突然便在某年被上岸的倭寇殺害導致土地成了無主之地。
原本該收歸公有的,莫名其妙又被賣於了世家。
而手續公章,亦是無比齊全。
一些被記錄是荒廢實際上為沃土的地,會有說是再肯種養肥的,便是最終因為清查好不容易找到實證還抓了一些背後沒清理乾淨線索的人手不得已補登上交的。
在對比其龐大基數也顯得有些不足為奇。
又查清一片田,但原地主早已在多年前含冤而死。
李舉站在田地不遠處的一個小土包前沉默不語。
這小土包,便是這地原本主人的墳。
可憐,臨死還望著自己的土地,卻永遠沒有機會將它拿回。
“這是個毒瘤,一個龐大且持續時間讓無數百姓絕望的毒瘤!”
李舉指節捏的發白,感覺胸口十分沉重。
“晃晃大日下,吾原以為在當今陛下與蔚王殿下的帶領下,大明便有黑暗也會被驅散於無形。”
“可誰曾想......”
黑暗依舊,光到現在也未能將其驅散。
“吾發誓,這欽差的活,無論如何吾也要做到底!”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