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個意思?”
所有人都很是好奇。
政變無非就是及時犯難,在做好一切準備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完成。
不然的話,等對方反應過來,恐怕就會功虧一簣。
後世說這卡紮菲政變過程離譜。
這又會是什麼情況?
....................
【政變原本定於1969年3月21日。】
【但到了日子,行動卻是推遲了。】
推遲?
難不成暴露了?
所有人都緊皺眉頭,畢竟政變計劃一旦暴露,那無疑是滅頂之災!
就比如嫪毐的“蘄年宮之變”。
失敗後被判處車裂,並且連坐宗族。
【隻因為在3月21那天,埃及的著名女歌手烏姆·庫勒鬆姆來班加西開演唱會了。】
【烏姆·庫勒鬆姆在整個伊斯蘭國家都非常有名氣,等於是中東的黴黴。】
【卡紮菲和他的手下一直認為,在造反之前,最好還是先聽一場音樂會。】
【所以大家集體決定,革命可以晚點兒,但音樂會不能錯過】
啊?
看到這兒,光幕前的所有人都傻了。
什麼玩意兒!
大哥。
你是在造反啊!
不是在玩你拍一我拍一。
為了聽個堂會,就把這事兒放一邊不管了?
這反造的這麼..........愜意嗎?
李世民更是一臉的詫異。
他想過無數推遲造反的可能性。
但這種原因..........
打死他他都想不到。
這相當於什麼!
相當於洞房花燭夜,你不去辦正事兒,反而慰問孤寡老人去了。
亦或者。
國足去日本打比賽,結果訓練的時候去看一隻雞打籃球。
最後被踢個70!
丟不丟人!
不是。
分不分的清什麼是正事兒啊!
你離點兒譜也就算了。
但沒這麼離譜的啊!
李世民扶著額頭,自我安慰道。
“也就一兩天的事兒,如果沒什麼意外應該也不會出什麼岔子。”
但就在這時,光幕道。
【政變碰到意外,推遲上兩三天其實也並不為過。】
【但卡紮菲竟然足足把政變推遲了六個月,等到九月份才動手。】
“六個月!!!”
清朝。
康熙一臉的驚恐?
“這半年過去了,政變還能成功?”
“這要放在前朝,一個月就換了仨皇帝。”
“六個月,還有這卡紮菲什麼事兒!”
....................
1620年,在萬曆駕崩之後他那已經三十八的太子朱常洛繼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