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些機構之前跟風做空倫敦銅的老鼠倉被狙擊了,被套的,爆倉的,反正就是一個“慘”字了得。
倫銅在狂漲之後瘋狂下探。
氣勢猶如廬山瀑布,直下三千尺。
就在眾人蒙圈的時候,李建卻讓自己的交易員繼續加倉。
反正資金充裕,隻要價格回調,就是瘋狂加倉做多。
市場是向上的,自己的底倉成本足夠低,任性使勁造。
隻要倫銅價格上漲,李建就讓交易員把新開的多單平掉。
計劃完美,交易員們執行的也很熟練。畢竟,這樣的交易,做過成百上千次了。
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交易員們的心理也毫無波瀾了。
反觀陳嫣然,自己畢業之後,跟著她的大伯手下先是做了一段時間的秘書,然後是分析師助理,然後給一個交易團隊的負責人打下手。
對於交易,還處於未能獨立穩定盈利的階段。
此時看著李建手下的交易員,個個專業高效地工作,心中既驚訝又羨慕。
“李建,你們這樣的團隊,需要多久打磨出來?”
李建問道:“怎麼,你自己也想打造這樣的團隊?”
“嗯。看著你們毫無壓力,行雲流水般地收割市場,真叫人羨慕嫉妒。”
“這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需要招聘最優秀的應屆畢業生,最好是高智商,高認知,高情商的。然後從零開始培訓,大概需要三四個月。”
“三四個月就可以了?”陳嫣然很驚訝。
畢竟,這樣頂尖的交易員,放出去,到哪一個投資機構都是頂梁柱,都會被投資機構的老板捧在手心裡,當寶貝一樣嗬護。
而李建,居然隻要三四個月就能培養出一批來。
這李建,莫不是妖孽?
“彆人培養一個合格的交易員,不經過幾年的打磨,用大量的資金喂飽,是不可能出的來的。你倒好,三四個月,就可以了。有什麼秘訣?”
李建笑道:“沒什麼秘訣。就四個字,聽話照做。當然,選人最重要。不對的人,怎麼訓練都沒有用。對的人,兩個月足夠穩定盈利。就像柳雨萱。”
“萱萱?”
“沒錯啊。柳雨萱就是人才中的佼佼者。剛進公司不到兩個月,就已經能夠穩定盈利了。而且股票和期貨、期權都玩得非常溜,堪比交易了十幾年的老交易員了。”
“萱萱這麼強?看來我得找她學幾招。”
“幾招是沒有用的。培訓交易員是個係統的工程。”
李建還想再聊的時候,陳主任打來了電話。
“李建,你還能弄到三五萬噸的銅現貨嗎?”
陳主任受朋友之托,到處籌措銅現貨交割。
“這個我想一下辦法。您現在真的急用?”
“怎麼不急?火燒眉毛了。我把庫存掏光了,也不夠。四處搜羅也隻是應付燃眉之急而已。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