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打了幾輪電話,對方都表示為難。但都在積極想辦法。
就在李建已經準備放棄的時候,打電話給內蒙的郭敢。
郭敢表示自己有辦法。
“批文我可以弄到。鋼鐵公司,有幾個小鐵廠倒閉的,淘汰的,也可以整合整合成一個大的鋼鐵廠。不過,我不建議,這個時候,還是不要開鋼鐵廠。”
“為什麼?”
“飽和,飽和,還是飽和。”
李建一直不怎麼關注鋼鐵企業。
畢竟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在上遊的鐵礦石上。
“可是現在市場需要大量的鋼鐵,大基建,各種鐵路交通運輸,各種房地產項目.......”
郭敢笑道:“相信我,現在不但你的朋友想要進入鋼鐵行業,就連一些原本做食品的、做服裝的、做電子廠的,賺錢之後,都瞄準了這塊蛋糕。都想分一杯羹。”
“現在投資建鋼鐵廠,需要一兩年才能投產。等廠子建好了,增加的產能到底讓什麼產業去消化?”
李建馬上想到了金融危機。
於是拍了拍腦袋。
“也是,到時候經濟可能下滑。”
但是轉念一想,哦,不對啊。金融危機過後很快,就有幾萬億的刺激項目。
何愁沒有銷路?
如今是05年底,需要撐到09年初。
到時候,幾萬億刺激放水的時候,就能賺一筆。
可是一想到,從12年開始,鋼鐵一路下滑到了16年。
當時1600塊錢一噸鋼鐵,比白菜便宜。
最後很多鋼鐵廠子都快倒閉了。
哎呀,想到十年後了。
“不管了。先把批文弄到,反正這幫人閒著也無聊。找點事情給他們做。反正把鐵礦石運進國內,煉成鋼鐵,總歸是給國家做貢獻。肉爛在國裡,至少增加了國內的社會財富。不虧。”
郭敢歎息一聲。
“老弟,你可真會想。得,既然你都求上門了,我給你把這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的。你讓那兩個朋友直接來找我,我有能力幫他們把事情辦了。對了,你欠我個人情,得請吃飯。”
李建心想,事情辦成了,送你點鐵礦股份都成,彆說吃飯了。
“有勞郭總。這次,我欠您一人情,滴水之恩,當湧源相報。區區一頓飯,未免太少了。下次去內蒙,給您帶點好東西。”
“說好了啊。現在就可以讓你的朋友來。我在這裡等他們。”
放下郭敢的電話,李建就接到了彭蕾蕾父親的電話。
“李建,夏市長說你要建造一個鋼鐵廠?”
“嗯,是個巨大的煤鐵聯合體。”
“為什麼不投在濱海?我這裡還有點辦法,給你的鋼鐵廠提供便利。要地給地,要人給人。要批文,我一句話。”
現在彭蕾蕾的父親也升濱海的市長了,說話就是硬氣。
“彭市長,您誤會了。不是我想要辦廠。是我的兩個好朋友。他們本身有鋼鐵廠的,隻是想要擴張產能。沒有批文。”
“這個好辦。我們這裡有指標。”
夏雪的父親那邊沒有指標,於是把難題踢給彭蕾蕾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