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宣傳語是陸鳴自己想的,
一聽就很有噱頭,能吸引大漢百姓掏錢購買報紙,能吸引各路吃瓜群眾對此展開探討,彆管他們怎麼看,黑紅也是紅。
陸鳴是大漢自帶流量的人物,項羽也是自帶流量的人物,陸鳴批判項羽,更是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能為這篇文章帶來更大的民間關注度,實屬大漢版的搶流量,搶頭條。
報紙果然賣的非常快,不到一個時辰就一銷而空,報社的印刷機都快冒煙了也供應不上巨大的需求。
陸鳴錯誤估計了一個情況,沒有預想中的項羽粉出來對線,至少在關中地區幾乎沒有,
在關中地區,批評項羽是一個從上到下都很一致的,大家喜聞樂見的政治正確。
尤其是民間百姓,對於陸鳴批評項羽的幾個理由非常支持,迅速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經常能看到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罵項羽。
“富民侯批判項羽的第二大理由,秦始皇焚書坑儒留下千古罵名,但項羽做的更過分,當初一把大火燒的三個月不滅,宮中保存的大量珍貴典籍被燒成灰,
要不是丞相蕭何有先見之明,提前轉移部分典籍,遭受的損失會更大。”
一人手持報紙,念給周圍的吃瓜群眾聽,眾人興高采烈的探討,
“都說秦始皇殘暴,這麼一看項羽更殘暴啊。”
“還得是大漢,有蕭丞相這樣的人,知道保護典籍,就該讓大漢奪取天下,項羽那廝應該替始皇帝承擔罵名,始皇帝焚的書哪有他焚的多。”
“富民侯說,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項羽是千古罪人。”
這些評價,屬實是讓他們聽爽了,以前沒人從這個角度罵過項羽,這次直接安排上千古罪人的罵名,
彆管是哪方麵的,你就說是不是罪人吧。
當初秦朝滅亡時,關中地區百姓最恨的就是項羽,他坑殺二十萬大秦降卒,又火燒大秦宮殿,徹底失去關中人心。
反觀劉邦,入關之後,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讓秦人在經曆秦朝的暴政後有了新的希望,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陸鳴的這些批評,屬實是說到了他們心坎裡,
“接下來咱們看第三個理由,背信棄義,自毀長城。”
……
司馬談府上,
司馬遷拿著一份報紙,目光有些凝重,內心顯然並不平靜。
他可能是關中地區為數不多的項羽粉,或者說是願意為項羽說幾句好話的人,否則也不會給他寫一篇本紀,
《史記》的十二本紀中隻有項羽和呂後身份特殊。
司馬談此時走了進來,手中也拿著一份報紙,徑直坐到司馬遷一旁。
“你猜富民侯為何會寫這篇文章,如此激烈的批評項羽。”
總不會是閒的沒事做吧,哪怕他閒的沒事做,報社和陛下也不會和他一起亂來,司馬談相信後麵還會有動作。
“通篇看來,言辭雖然激烈,但也都屬於事實,隻是角度與常人不同,要是富民侯還有下一篇文章,可能就是寫高祖皇帝了。”
大漢從官方到關中百姓都在批判項羽,劉邦還曾痛陳項羽十大罪狀,
司馬遷收集到的資料也能佐證這些情況,陸鳴提到的東西是不是汙蔑,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對於項羽,司馬遷的情緒有些複雜,又欽佩,有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