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位列九卿,掌管劉氏皇族事務,非皇族成員不得擔任此職位。
簡單來說,劉受是劉氏皇族的大管家。
“祖宗之法怎麼能輕易改變,這麼多年都是這麼做的,陛下貿然改變容易生出禍患啊。”
原本那套東西用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改變?
他不理解,但也一直沒敢反駁。
他的副手,宗正丞劉辟疆伸手拿過兩張報紙,快速瀏覽一遍後,滿不在乎的放在一邊。
“大哥,你是知道陛下的,陛下看樣子心意已決,你我又能如何呢?”
這麼多年來,劉徹有多霸道,已經不需要誰來說明,他決定的事情哪怕能被暫時阻止,以後也會找機會辦了。
“諸侯王們就快要來長安覲見陛下,他們也是高祖皇帝的子孫,總不能也看著陛下胡來吧。”
推恩令之後,諸侯王們雖然日漸衰弱,但整體實力還是很強大,要是他們一起反對某件事情,劉徹也要心存顧忌。
劉辟疆臉色一變,“大哥,陛下是不是胡來我不確定,但你要這麼做的話,我確定你是真的在胡來啊。”
聯合諸侯王,那不就是逼宮麼。
想想那個場麵,再想想陛下的手段,劉辟疆後背頓時冒出一層冷汗,
就算一時能阻止陛下,以後也會被清算的。
“你在想什麼,我又沒說我要做什麼,”
劉受有些驚訝的看著他,
“陛下的所為又不是秘密,諸侯王們來長安後自然會知曉,我就不信他們會無動於衷,一個人勸諫,陛下可以不在意,
要是很多個諸侯王都請陛下慎重考慮呢,陛下還會無視麼?”
聯合在一起容易被陛下嫉恨,分彆獨自勸諫才更能體現皇族的意誌,陛下也不好怪罪誰,
劉姓皇族不是劉徹一人的皇族,關乎所有人的利益,他不能放任不管。
……
“陸鳴啊,你這兩篇文章效果不錯,長安城內到處都有人討論,把項羽火燒阿房宮和始皇帝焚書坑儒聯係在一起,
你乾的真是漂亮。”
秦始皇有很多黑點,焚書坑儒是其中最著名的事情之一,但這件事的真實性卻有待商榷,
有記載說秦始皇坑的是術士,不是儒生。
但真相在此時並不重要。
暴秦的罪行中,多一個少一個都無所謂,反正已經沒了,能夠把拉著項羽一起挨罵更重要。
“高祖皇帝為何能奪取天下,在民間議論中,已經逐漸從之前的天命轉變為高祖皇帝的仁德和本事,
但想要徹底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過也不必著急,慢慢來就好。”
劉徹不著急,也沒有必要著急,
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敢再和他說什麼天人感應,沒有人敢因為哪裡發生火災了就怪罪他這位皇帝,
有這些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