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那體係下衍生出來的種姓製度,是宗教神聖化的產物,
他們的創世神又被稱為原人,婆羅門是原人的口,刹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雙腳。
這種劃分被賦予神聖性,生而注定,原則上不可改變。
看到報紙上的信息,長安人有些疑惑,
“都是神仙身上的東西,胳膊憑啥比大腿高貴呢?”
食為天酒樓裡,等著上菜的時候,有些食客打開一張報紙觀看起來,神情間隱隱有些傲然。
看報紙是次要的,展現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主要的,沒錢又沒文化的人怎麼能在食為天裡看報紙呢?
報紙一打開,你們就知道我有錢又有文化了吧。
“你看得也是最新一期的報紙吧?”
拿出報紙的幾人互相交流起來,引得一旁的食客都支棱著耳朵聽著,有的人甚至還特意挪了挪椅子,好能聽得更清楚些。
看報紙的幾人,心中的愉悅感頓時拉滿,連聲音都大了幾分。
“你們說,身毒人真的像富民侯說的一樣麼,首陀羅真的那麼賤?”
“都是神仙身上的東西,憑啥呀?”
“咱大漢也有賤民,但是也沒賤到這種程度,富民侯說的真對,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一旁的食客有些不相信,
“身毒,還有倭人,他們真的這樣麼?富民侯是怎麼知道的?”
拿報紙的食客不樂意了,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舉起來讓眾人觀看,
“看見銀子沒,倭島來的。
以前誰知道倭島有這麼多銀子,還不是富民侯說的,現在富民侯就是說倭人畏威而……”
他拿起報紙看了一眼,“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就得拿著劍架在他們脖子上。
這白花花的銀子,咱們漢人不用,給了倭人不是糟踐東西麼。”
此言一出,頓時獲得大量食客的支持,蠻夷怎麼配和大漢爭搶好東西。
從倭島運回來金銀後,大漢已經初步形成一個新的利益群體,上到劉徹下到造船工匠,都是既得利益者,百官的年終獎都變多了。
這個群體涵蓋了太多人群,他們都實際享受到了金銀流入的好處,
誰要是打著仁義的旗號,讓他們把倭人的金銀還回去,或者以後不再開采倭島的金銀,誰就會是他們的敵人。
此時的太學內,
霍光拿著報紙,“太學這兩年用的書籍都是朝廷提供的紙質書,知道錢是哪裡來的麼,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倭島運來的金銀,
這些金銀是怎麼來的,是倭人們主動送給大漢的麼?
當然不是,他們自己還不會煉鐵呢,隻能從地上撿點現成的金銀來使用。沒錯啊,就是從地上撿現成的金銀,那地方的金銀儲量就是這麼誇張。”
一聽到從地上撿金銀,太學生們的眼睛都瞪大了,他們下意識下意識想反駁,但霍光那言之鑿鑿的樣子又讓他們不怎麼自信。
尤其是太學生中很多人家世都不一般,和霍光一樣,都是頂級的官宦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