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發電機?”
未央宮中,劉徹幾人圍在桌子旁,看著桌麵上的奇怪物品。
劉據昂起頭,“老師,搖動發電機就能產生電,不搖動就不能產生電,難道電是搖出來的麼?”
他不理解,為什麼需要搖動發電機才能產生電,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對,電就是搖出來的。
電的本質是一種能量,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搖動發電機的過程就是把人的力量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轉換過程。”
人力變成閃電?
要不是陸鳴講解,劉徹幾人怎麼也不敢想象,兩者之間竟然能扯上關係。
“要製造發電機,首先要有一塊磁石,我們先試驗了天然磁石,也靠雷擊製造了人工磁鐵…”
陸鳴把發電機的各個部件都介紹了一遍,從轉子到金屬線,再到變速齒輪組。
一般的天然磁石磁力較弱,發電效果不好。
第一次雷擊神明台,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製造出磁力較強的人工磁鐵。
“正常的轉子上應該用銅線纏繞,但是銅的純度不足,也不容易拉製成極細的銅絲,所以我用金絲來替代。
材料成本上會高一些。”
用金子製作發電機零件有些奢侈,但是技術難度更低。
銅的導電性更好,但是加工難度太大,難以製造出足夠長、足夠細的銅絲。
”無妨,金子有的是,不夠了就去挖。”
劉徹不差錢,彆說是製造點金線,就是製造一隻純金的馬車都可以。
倭島上的金子這輩子都挖不完,手搓雷霆可是千古以來第一次。
沒有陸鳴的話,他們這輩子想都不敢想,不對,是根本想不到。
”老師,金線為什麼是黑色的?”
“金線要做絕緣處理,裹了漆。”
製作發電機的過程中,陸鳴深刻感受到了材料學的重要。
材料果然是科技進步的基礎,要是沒有磁力足夠的磁鐵,沒有絕緣處理的手段。
法拉第本人來了都造不出發電機。
給金絲做絕緣,比製造人工磁鐵麻煩得多,占據了製造發電機的大部分工作量。
回想一路上的攻關過程,陸鳴都想給自己的團隊頒個獎。
“陛下,絕緣線太難做了,費了我們好多的精力。
給金線裹漆的人,身上到處都是紅腫,起了好多水皰。”
漆器製作,絕對是古代的高風險行業。
古代的漆來自於漆樹,是從漆樹上采集到的汁液加工而成。
汁液本身無毒,但是容易引起人體強烈過敏,一旦過敏,伴隨而來的就是瘙癢、紅腫、水泡等各種症狀。
在缺醫少藥的古代,這絕對是很糟糕的體驗,容易喪命。
更奇妙的是,一旦汁液完全固化,形成漆膜,它就成了世界上性質最穩定的材料之一。
以往的過敏風險完全消失,漆膜不會釋放任何危險物質用。
給金絲裹漆的人為了保證絕緣效果,手上的防護做的不到位,飽受過敏之苦。
“還沒痊愈的話,朕派太醫為他治病,另外賞賜十兩黃金。”
“多謝陛下,他已經痊愈了,金子我先替他收下。”
賣慘果然有用,十兩黃金啊,要不還得陸鳴自掏腰包。
“眼前這個發電機是手搖的,小一點。科學院公開試驗用的發電機更大,是腳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