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六級匠人,每年額外多了五百石的俸祿待遇,比我都高,這個月就可以開始領取了。”
韓管事羨慕得很,朝廷說這五百石不是工錢,而是額外的補貼,對高級人才的補貼。
做工的工錢另算,等於可以拿兩筆錢,比他這個管事賺的都多。
楊平突然對著未央宮方向大禮參拜,
“草民謝陛下厚恩,叩謝陛下。”
抬起頭時,他已經淚流滿麵。
左鄰右舍聽到動靜,知道原因後,一個個都露出羨慕的神情。
“老楊啊,你是趕上了好時候,陛下真舍得給你們花錢。”
“五百石啊,再算上工錢,你以後富起來了。”
“你收不收徒弟,我家二小子跟你學咋樣?”
“我兒子聰明著呢,手也好使,讓他跟你學吧。”
五百石俸祿,對普通百姓來說就是一步登天。
拿不到五百石,拿三百石,二百石也是極好的。
相比以前,當匠人,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出路,上限被拔高很多。
七位六級匠人,除了卓三這種原本就具備一定官職的之外,其他幾位都是和楊平一樣的普通人家。
五百石的俸祿,對他們來說,是一筆意外橫財,足以讓日子過的好起來。
……
未央宮。
“陛下,匠人們評級後的待遇已經傳播出去,入選的匠人們都在叩謝聖恩。
還有許多人,想要送家中孩子和六級匠人們學習手藝。
四級和五級的匠人也大多遇到此類情況。
此事影響重大,盛況空前。
但長安的讀書人們對此有些意見,認為匠人們的待遇過高,不利於科舉發展。
尤其是科學院設立附屬學院,招收理工類學員,被認為是在和科舉爭奪人才。”
繡衣使者江充,對長安內外的輿論都有所掌握。
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及時稟報給劉徹。
“不利於科舉發展?”
劉徹想知道,給匠人們提高待遇,發展理工科目,是怎麼不利於科舉發展的。
“他們是想放棄科舉,去學門手藝,以後也評個六級匠人,還是打算去附屬學院學習?”
當然都不是。
能發出這種抱怨的人,無非是覺得理工科人才待遇提高,讓參與科舉的人少了幾分優越感。
原本隻有他們才能獲得高官厚祿,但現在匠人們也能獲得還算不錯的俸祿。
讓他們覺得受到了冒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大漢即便還沒有這句話,但此類意識早已有之。
“科舉會缺少人參與麼?
朕倒是想看看,有誰會因此放棄科舉。”
翌日,早朝。
“陛下,天下應以科舉為正途,發展所謂理工科,是否有喧賓奪主之嫌?
匠人不過是擅長一門手藝,並不能教化百姓。
他們的待遇過高,讓天下士子如何看待科舉?”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