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綜之我是警察!
九十年代初的那幾年,國內發生了很多大事,有很多影響深遠,隻不過這些離老百姓生活太遠,大家有些漠不關心。
最關心的反而是那些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八卦故事。
其中罐頭換飛機的故事,源遠流長,主人公也是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幾十年後也被人一再提起。
在這期故事中,一方是圖154客機的生產商,毛熊那邊的古比雪夫飛機廠。
總所周知,毛熊生產的東西因為考慮戰時不考慮舒適,所以都有著毛躁、皮實,技術水平低,難以維護等缺點。
客機這玩意也一樣,雖然能飛安全性能也不錯,但是毛病一大堆。
相比西方世界的波音還是空客的同類型客機,圖154客機沒有可比性,人家比他好的不是一點半點,也就是價格貴一點。
但飛機這個東西,是不能便宜的,更彆說西方客機省油,相比有油老虎稱號的蘇式客機,飛一趟省得油錢太多了。
一開始,毛熊還可以自產自消,因為地大物博,作為資源大國的毛熊,最不缺的就是石油了,賣不出去自己用就是了,那點油錢不在乎。
但隨著經濟衰退,來之政府的采購訂單大幅減少,古比雪夫飛機廠就和黑海造船廠一樣,陷入了產品積壓的困境。
生產的飛機賣不出去。
更無奈的是,黑海造船廠還能通過建造民用船隻艱難度日,古比雪夫飛機就不行了。
逼得無奈,古比雪夫飛機廠的上屬單位開始給家產品找買家,降價出售圖154客機。
相比西方。
國內的飛機比毛熊還落後,根本沒有自己的大飛機,以至於在西方沒人要的圖154客機在內地成為寶貝。
故事的主人公老牟,聽到毛熊那邊有一批圖154客機要出售,於是跑過去和毛子談判,一談就是三年。
前世,罐頭換飛機是在91年底達成的,實在撐不住的毛熊揮淚大甩賣,同意以物易物不說,還貨到付款。
簽訂合同後,四架圖154在幾個月內就到貨了。
老牟這邊就不行了。
因為實力不行,一開始交貨還行,比較快,後麵就不行了,交貨期拖了三年不說,產品還良莠不齊,什麼產品都往毛熊送。
彆看老牟賺了很多,至少一個多億。
但是在毛子那邊名聲徹底壞了。
要不然!
好不容易打通的商路,怎麼隻可能交易4架飛機,彆忘了九幾年是大毛是最混亂的時候,很多人都過去淘金發了大財。
當然!
從大毛那邊看,自己被老牟坑了,賣出去的飛機換回了一大堆破爛。
但是在國人看,這可是一筆不可想象的大買賣,罐頭換飛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老牟竟然做成了。
於是老牟在國內名氣暴漲,成為一代人的偶像。
國人最新歡跟風!
看到老牟從毛熊那邊換到飛機,還是用罐頭換的,很多人自然而言產生了,你行我也行的辦法,特彆是那些有關係的公職人員。
於是公職人員下海經商成為90年代的常態。
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要開張,就是當年的真實寫照。
其中很多人賺到錢了。
因為當時的情況是,落後的生產力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間的矛盾。
你隻要能搞到東西,運到需要的地方就能賺錢。
隻是這就和買彩票中獎一樣,大家隻看到有人中獎,卻沒看到中間有多少人虧錢,甚至家破人亡。
可就是這樣,很是有很多人前赴後繼,為了錢什麼都願意做,帶壞了當時的風氣。
隻不過,這風氣的形成有時代背景,彆說雷衛東了,就是上麵的領導人也沒法改變,雷衛東唯一能做的就是動動手指,把老牟的生意給截胡了。
因為老牟前後隻弄了四架圖154,交易金額也就幾個億,相比現在花藝涵和大毛之間的交易,差的太多。
當然!
力量大,胃口也大。
和烏克蘭那邊雷衛東看上了黑海造船廠一樣,在大毛這邊,雷衛東看上了飛機廠,無論是古比雪夫還是戈爾布諾夫,凡是毛熊航空航天製造體係中的精華,雷衛東都想要。
隻是,雷衛東剛剛露出自己意向的時候,想要買飛機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上門了。
東方集團位於特區的大樓!
這天來了一群老家夥。
彆看這些人都是五十多、六十多快要退休甚至退休的老人,但派頭很大,來的時候不僅有特區領導陪同,到了之後還由花藝涵親自接待並向雷衛東介紹
“阿東,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成飛的宋工,這位是沉飛的張工,這位是胡戈,胡伯伯,剛剛從部委領導位置上退下來,是航空體係的老人了,以前很照顧我的,這位是……”
來的老家夥有二十多個,每一位都是大拿,不是總工就是高級工程師,有的還是部委的領導,一個個都是國內航空業泰山北鬥的人物。
這些人來雷衛東這樣拜訪,還專門讓花藝涵把自己從香江叫過來,雷衛東感覺有些不妙。
因為他發現這些老家夥看自己的目光,都好像窮了十八輩子的窮光蛋看到財神爺,恨不得撲上來把自己給吃了。
“不就是幾架飛機,值當把這些人招來。”介紹完一圈,雷衛東把花藝涵拉倒角落裡,小聲問道。
“幾架飛機,你說這話捂著自己胸口問一下,相信嗎。”對於雷衛東的胡話花藝涵聳聳肩,蔑視道
“內地和香江不同,很多事上麵都是知道的,隻是礙於國情不好出麵,隻能偷偷支持,要不然,你以為我們黑海造船廠的行動能這麼順利。
幾百人的移民眼睛不眨就給批了不說,地方政府還這麼支持我們,不管是因為擴建廠房要地皮還是申請建築用地。
全都特批,甚至有時候不用我們開口就送上門來了,這都是上麵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