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組山脈的統稱。
山脈麵積廣闊,跨過多個州縣。
因峰勢雄峙、險峻壯觀,自古以來,常有人在此祭祀天地、祈求豐收。
所謂的“泰山賊”,顧名思義,是一群盤踞在泰山的匪徒。
泰山賊不是一下子冒出來的,早在幾十年前,魏軍或周邊節度使,就常常有派人進山剿匪。
可不知為何,泰山賊越剿越多。
殺完一波還有另一波。
尤其是最近幾年,因天下愈加動蕩,大量百姓逃入泰山,很多人被迫落草為寇。
這些山匪兵器簡陋,大部分人沒有盔甲,也沒接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
韓成文一開始完全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沒想到,在上個月,五千楚軍進入泰山,竟然中了泰山賊的埋伏,僅有寥寥百餘人逃了回來。
韓成文大為震驚。
什麼時候,這些山匪竟變得如此厲害?
韓成文不甘心,又遣一萬楚軍走小路,進攻泰山深處。
泰山賊據險而守,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從多個方向頻頻襲擾楚軍。
楚軍糧草耗儘,被迫退出泰山。
撤兵途中,泰山賊趁勢進攻,楚軍再次折兵數千人。
韓成文這下終於冷靜了。
據密探所報,泰山裡目前有多股山匪,其中最強的兩支,分彆是張安平和陳渭清所部。
張安平在泰山以北,靠近濟南。
陳渭清在泰山以南,靠近博陽縣山東泰安附近。)
兩次擊敗楚軍的,皆是陳渭清所部。
考慮到陳渭清麾下,至少有兩三萬山匪;謀士建議韓成文招降陳渭清,將其收為己用。
韓成文派使者去見陳渭清,沒曾想,反被其嘲諷一通。
“韓成文誌大才疏,無人主之相,早晚兵敗身死!”
這是陳渭清的原話。
韓成文聞言,頓時怒火滔天,發誓必將陳渭清碎屍萬段。
楚軍一口氣出動三萬餘兵力,數名悍將出戰,兵分多路,分彆朝陳渭清殺去。
這一次,楚軍吸取了之前的教訓。
一方麵派大量斥候探路,防止中了埋伏;一方麵根據俘虜的情報,直搗陳渭清腹地。
陳渭清冷靜應對,且戰且退。
雙方激戰正酣時,傳來了劉康率趙軍北上的消息。
趙軍出棗縣山東棗莊)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相繼攻克鄒縣、曲阜等地。
韓成文無力兩麵作戰,匆匆停止了對陳渭清的圍剿,轉而將重點用在抵禦趙軍上麵。
.................................................
五月二十三,劉康命趙將高和,領七千步卒,進攻博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