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複燕雲十六州給王倫帶來了巨大的威望,朝廷的權威也再次得以加強。
一向喜歡與朝廷唱反調的民間輿論,主要是前宋遺留讀書人群體也變了口徑,開始盛讚起皇帝聖明來。
這些讀書人的目的很不純粹,因為按照尚書省下達的政令,燕雲十六州除了燕山三府外,自西向東,將依次設立朔州樓煩府、雲州大同府、蔚州靈仙府、新州桑乾府,以及武州上穀府。
十六州變為八府之地,看似一府隻轄二州,但尚書省的規劃不止於此,戶部的地圖上,除了朔州樓煩府、蔚州靈仙府、涿州範陽府外,其餘諸府的轄區都要北擴的。
這就意味著,燕山三府也要從半軍管轉為民管,八府幾十個縣,官位空缺,朝廷必然要再行選官的。
所以讀書人們在盛讚皇帝聖明的同時,又開始鼓吹科舉,希望如聖賢一般的王皇帝,延續前宋的科舉製度,以科舉選官,而不是以學堂、吏考選官。
王倫隻覺得,這幫讀書人永遠不會吃任何教訓,總是妄圖抓住一切機會重新變成人上人,再度進化成為世家門閥的模樣。
於是吏部提出申請,政事堂進行了一次公推,先將新設立的五個府的知府官推選出來,繼而吏部提交一份名單,是新朝建立以來,天下行省各縣官員的整體考核情況。
於是山東行省出現了第一個從小吏升為正印官員的人,蓬萊府黃縣的一名文書押司,被任命為本縣知縣,原知縣則轉任樓煩府。
按照前宋製度,一個縣的正印官隻有知縣一人,主簿、縣尉、教諭也由吏部任命,但卻算是佐官,從品官。
但新漢的官職製度改革,重新理清了官員品級,小吏雖然仍舊屬於流外,但卻被編入了低品之中,因此官吏的升遷,隻要能力、資曆、品級到了,朝廷就會將小吏也提拔起來。
此前山東、河北二行省,多有小吏升為縣尉、主簿的,升為正印縣官的,這還是頭一回。
升遷的這名小吏,是梁山時代從濟州跟隨大軍前往蓬萊府的,所以他的提拔,仍舊算在異地為官裡。
這讓不少守舊的讀書人非常氣憤,朝廷寧肯提拔小吏,也不肯用自己這些“野有遺賢”麼?是要用小吏來侮辱讀書人和官員麼?
但隨之而來的另外一道由吏部發出的政令,讓讀書人徹底閉上了嘴,朝廷針對燕雲十六州八府之地,再次開吏員考試,選拔基層官吏。
那還等什麼?報名參加考試去啊!
“你瞧,這就是讀書人的骨氣!”王倫的語氣很輕蔑,讓許貫忠有些無奈,勸諫地說:“陛下,唐太宗開科舉,尚且要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陛下也曾是讀書人,為何有如此看法?”
王倫笑了笑,很認真地說:“我鼓勵天下人多讀書,並不是要讓人人都做讀書人。實在是讀書人心腸太多太毒,隻有讀了書,才不會被讀書人那一套所欺騙啊!”
許貫忠瞠目結舌,過了好一會兒哈哈大笑了起來,笑得幾乎要喘不過氣來,連忙告罪,王倫也不以為意。
“臣現在終於明白,陛下為何要廣推教育了!天下民智大開,讀書人便再不能歪曲先聖之言,為自己行曲折之事做辯解了!”
許貫忠心悅誠服地下拜,他覺得王倫這番話雖然粗糙,卻實在是至理名言,一言就道破了所有。
匆匆趕來的蕭嘉穗愣了一下,不明白君臣二人這是怎麼了,許貫忠解釋了一番,蕭嘉穗也大笑了起來。
蕭嘉穗出任中書令,主管立法,他這一次來,是因為前宋商貿發達,新朝立國以來,尤其重視製造業和與製造業相關的商業,所以許多前朝的法律條款就要大改。
借著燕雲光複的東風,正好朝廷可以將新的法律條文頒布下去,將對中產以上之家的財產統計和遺產稅征收重新明確一下。
蕭嘉穗本人就是大商人出身,他對於商人群體實在太了解了,該怎麼讓商人心痛、又不至於被逼得鬨事造反,這個度蕭嘉穗比任何人都清楚。
從梁山時代起,王倫就與許貫忠、蕭嘉穗就許多問題不斷討論和爭論著,他至少說服了兩個人,同意了自己的一個觀點,那就是法律的意義,首先在於維護占人口大多數的普通百姓的利益,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並限製極少數的大地主、大富商的權力,允許他們在規則範圍內有序生長,但決不能生長到威脅朝廷的權威。
所以王倫與蕭嘉穗討論過後,準備在蓬萊府試推行鄉議局製度,這個鄉議局並不是東漢一直延續到南北朝的九品中正製度下的鄉品討論,而是朝廷從各行各業、隻要有戶籍、不看職業年齡性彆,都可以挑選代表,與官府商討適合本地的一些法律規定。
這就是王倫的野心,他要讓官府從單純的管理職能,兼具服務職能,要讓最底層的百姓們也有一個發聲的通道和機會,讓所謂的民間輿論再也不被讀書人群體所把持。
對此蕭嘉穗也很讚同,他在江南坐鎮了快五年,與無數江南、浙江乃至福建、江西的讀書人、大商人們交談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情願以官權謀私利,商人們更樂意朝廷營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
但讀書人、大商人的聲音可以傳達上來,人口更多的基層百姓的聲音,朝廷也必須要聽一聽的。
於是在完顏宗望病死軍中的消息傳到東京城後,朝廷便借著光複燕雲的東風,再次頒布了諸多改革製度,推行了新的商法、民法,《民報》也第一次大規模印刷了數十萬份,不斷通過驛站向天下各行省傳達而去。
洛陽知府宗澤突然覺得自己是真的老了,朝廷的改革推進太快,監察院的禦史們被分派各地監督監察,這顯得自己太更像是個守舊派了。
成都府的李綱卻很興奮,蜀地安逸的生活不曾消磨他的銳氣,此番改革推行之後,他或許就能返回京師,執掌一部尚書,推行自己心中更多的想法了!
西寧府的吳用哈哈大笑,隻覺得朝廷還是保守了,再大跨一步又如何?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