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王倫稱帝後,趙佶留給他的爛攤子,最大的窟窿就是貨幣發行。中原本不是銅礦產地,而前宋以來,貨幣的主要形式是銅錢,又以紙幣交子為輔,甚至布帛、糧食也充當了一般等價物的功能。
偏偏前宋周邊諸國又沒有鑄貨幣的能力,中原的銅錢大量流失,所以王倫用了十年時間,才勉強重建了朝廷的信用,讓百姓們對交子恢複了信心。
吳用對王倫提出的“經濟戰”最有心得,還專門寫了一個小冊子,對王倫提出的“鑄幣權”進行了闡述,認為朝廷就應該通過商貿行為,完成對周邊諸國的貨幣掌控。
但銅在新朝屬於重要資源,除了鑄幣外,火炮幾乎都是銅鑄,民間生計也要大量使用銅造的產品,比如盆、鏡子等。
所以朝廷對銅礦以及各種礦山已經到了渴求的地步,就好比為何王倫急匆匆地發起對西夏的進攻,因為賀蘭山產鐵、產煤礦是出了名的。
也因此,王倫的想法,是先讓嶽飛與韓世忠領漠北漠南諸部對西域進行攻占,朝廷先派水師配合大軍,將高麗平推了,從而獲得一處距離倭國最近的出海港口,然後發起對倭國的礦山掠奪。
“陛下稱帝十年來,倭國不曾入貢,是為不敬,臣請陛下發兵,宣華夏之威儀,明告諸國中原之宗主!”
禮部尚書柴進跳了出來,諸部寺尚書級彆的高官裡,柴進過得最舒服,他基本不負責具體事務,而是交給幾個侍郎們負責,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到處拉讚助。
所以禮部這個部門,上上下下的官吏們對柴進極其尊重和重視,這可是我禮部的一尊大財神啊!
柴進給王倫找了一個絕佳的出兵借口,於是眾臣子迅速統一了口風,表示倭國不敬天朝,就該出兵懲罰,我們是為了確定彼此的宗藩關係,絕對不是奔著倭國的什麼金山銀山去的!
耽羅島已經被朝廷占據,對馬島也一直是水師的目標,但高麗畢竟是屬國,貿然搶奪,於天朝臉麵也不夠光彩,所以要打倭國,首先還得先收拾高麗。
至於怎麼消滅高麗呢?王倫有一個更加陰暗的想法,主動派軍隊渡過鴨綠江,攻打完顏宗磐,逼著完顏宗磐殺向開京,讓完顏宗磐在高麗國內鬨大,那麼漢軍就可以借機搞掉王楷這個高麗王族。
然後金富軾這個高麗文官之首、已經被許貫忠派人說動的“高麗奸”,就可以順水推舟,以所謂的“民意”請求內附中原,那麼接手高麗就容易多了。
王倫不提高麗,先說倭國,與會的重臣們都是聰明人,自然就知道該如何造勢,如何尋找一個絕佳的出兵借口。
在金國被消滅的第二年,蓬萊府就多了一個產業,那就是高麗奴婢的發賣。在前宋時,中原的技術擴散流入,高麗就此發展起了青瓷業、雕版印刷業,但是隨著中原與高麗的重新接壤,高麗的一些支柱型產業徹底被中原衝垮。
高麗的兩班貴族為了繼續維係自身奢靡的生活,便自發地找到了一個可以與中原形成“貿易順差”的產業,那就是人口販賣。
反正唐朝時新羅婢就十分出名,如今到了新漢,大不了再拾起祖先的傳統手藝唄。無數高麗底層窮苦百姓在國內官吏以及中原商人的“忽悠”下,賣兒賣女,大量高麗年輕的女子懷著對上國的憧憬,簽了賣身契約,踏上了前往蓬萊府的大船。
朝廷也及時出台了相關的政策,視高麗奴婢為國內奴仆一樣,也有著最基本的人身權利,這讓不少打著“勞工”名義的高麗人,都情願留在中原,變為漢人。
在吳用被派往梳理漠南後,大同府、臨潢府也出現了以“南下務工”為名義的人口買賣,頗有許多漠南諸部百姓南下,在朝廷官辦的牧場、農場充當了雇傭工人。
似這樣的人口買賣,嶺南的李俊也在這麼乾著,王倫當初從東北班師後,就下了密令,讓李俊“趕蠻拓業”,從東南亞地區低價買來一批部落戰爭中被俘的奴隸,送往琉球。
張順與水師陸戰營的單廷圭則負責以小股漢軍為主,驅趕著奴隸登陸琉球島嶼,開始了對琉球的探索。
琉球就是後世的台灣島,三國時期孫權為了掠奪人口,曾派將領前往捕捉生口,隋朝也多有關注,但到了前宋,對琉球基本上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和官方探索。
王倫就從蓬萊府的人口買賣,一直介紹到了琉球,單廷圭已經在琉球島的西岸修建了幾個小型軍事堡壘,根據他的上奏,這個時代的琉球仍舊是蠻荒之地,瘴氣橫生,多有野人部落出沒。
但福建沿海的漁民們為了生存,已經進入到了島上,按照單廷圭的說法,琉球若要拓荒為良田,還需要很多年,但這裡頗產水果,也可以種植甘蔗,可以發展一下製糖業以及果酒釀造等。
隻要有利可圖,那麼這件事就可以繼續推行下去。
隨著王倫的介紹,與會諸臣大約也有聽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要以水師開路,北起高麗、東至倭國、南經琉球一直到東亞諸藩屬國,要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航海啊!
一些大部的官員們已經開始默默計算朝廷的投入和未來的收益了,王倫詳細介紹了一番後,說:“開海事宜急切不得,宜以國進推動民進,河西走廊既已經光複,絲綢之路東段暢通,咱們便再替後世子孫,將這‘海上絲綢之路’也一並打通了!”
“絲綢之路”的概念是王倫提出來的,現在他再次提出了“海上絲綢之路”,許貫忠拈著胡須,在心中盤算了起來。
朝廷已經整合了前朝的皇家所存地圖,半個亞洲已經被朝廷的情報人員探明,與王倫交流最多、也最能理解王倫想法的許貫忠笑了笑,心想陛下還是心心念念於天竺國啊!
若按照王倫的習慣,水師東進隻是第一步,第二步自然是要從陸路與海路一起打通與南亞次大陸的聯係。
印度這塊地,人口眾多,物產富饒,若能將這裡變為華夏的經濟殖民地,那麼就可以吸引足夠多的中原百姓向東南開拓。
所以王倫心目中,昊天上帝所賜的華夏應許之地,一直都是東南亞,而不是爛泥一般的北亞。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