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行省固原府的蕭關,已經被拓寬了、可以容納三輛馬車並排通行的官道,通過新修建的關隘,就此連通了東西。
關中地區之所以被稱為關中,是因為秦漢以來,渭河流域的平原設有四座關隘,分彆是東函穀關、西大散關、南殽武關、北蕭關。
隋唐以來,東麵的潼關代替了函穀關,秦朝的蕭關在如今的慶陽府境內,傳統的北蕭關,則是兩漢時期所設,位於如今的固原府。
史文恭領兵攻破肅州與敦煌的李彥仙、文仲容會合後,河西走廊的商道再一次被中原打通,驛部忙碌了數月,自皋蘭府向西北,沿著朝廷新設的武威府、張掖府、酒泉府,將大小驛站一直鋪設到了敦煌府。
這四個府人口並不多,但朝廷還是延續了漢武帝時所設的四郡行政區劃,設實府、遷徙西夏故地人口、吸引祁連山南北的諸吐蕃、羌、回鶻人等定居。
為了表彰沙州敦煌城的漢人百姓們響應李彥仙的號召,跟隨起兵反抗西夏的統治,王倫一聲令下,河西四府免除三年農稅,六萬頭耕牛被分配了下去,從西夏繳獲的羊群,也被驅趕著向酒泉、敦煌二府,以充軍糧。
四府的知府官員皆已經任命,敦煌府的第一任知府,王倫卻挑選了本地世家出身的陰承敬,這也是李彥仙上表推薦的。
敦煌最顯赫的世家,不外乎清河張氏,也就是張議潮這一支,還有張氏的姻親南陽陰氏、武威李氏、敦煌曹氏、索氏等。
但隨著唐朝的滅亡、歸義軍的消亡,這些曾經的河西大族早已經不複從前的興旺和繁盛,敦煌最大的一個家族,卻變成了令狐氏。
王倫對於漢人世家的態度一直很堅定,但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和對待,他對嶺南的世家以及河西的世家態度就很友好。
嶺南地區,包括黔中行省的諸土司們,大多是唐朝以來南下的世家們,這些家族對於開拓嶺南是下了大力氣的,所以國朝在黔中行省,隻設了兩三個府,其餘地區仍舊以世襲知府的名義交由土司們統治。
王倫的最終目的,仍舊是要漸漸將土司製度消滅,最終完成改土歸流,但這件事起碼眼下是無法推行的,出於維穩的目的,他也得籠絡一番。
同樣地,河西的諸多漢人世家,王倫也打算緩緩圖之,畢竟這些世家現如今的家族人口都不多,但卻頑強地保留了河西地區的漢家文明。
以陰承敬為敦煌知府,王倫就是要以朝廷的名義表態,中原王朝承認這些世家的功績,但他也不會讓這些世家繼續坐大。
蕭關外,一支龐大的車隊陸續通行,挨個進入了關內,一名士子模樣的中年人立在關牆前,抬頭望著匾額,神情激動,雙眼通紅。
令狐效愚是敦煌令狐氏這一代中公認的才子,此前他在西夏出任肅州小吏,漢軍到來後,他也非常爽快地投降了。
王倫下了一道詔令,從陝西、隴南抽調了一批工匠,前往敦煌城外三危山的莫高窟修繕洞窟,又要求將莫高窟的文字文物抄錄一份為副本,並送往東京城來,這個任務就被史文恭交給了令狐效愚。
陪同在一側的蕭關守將神情肅穆地立在他的身後,並沒有因為對方的失態而嘲笑。
河西走廊打通後,不少敦煌城以及諸府的讀書人紛紛向關中而來,朝廷也給了優惠,準許他們入長安府學求學,前往長安大學堂旁聽。
凡過蕭關的河西百姓、民眾,莫不落淚。
二百多年前,張議潮沙州起兵,驅逐吐蕃在河西走廊的勢力,重新將西域與中原連通,河西詩人激動萬分,便寫下了“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的讚詩。
但唐朝皇帝刻意對待,將歸義軍拆分,在涼州武威城分設節度使,卻還沒來得及派駐重兵,涼州又被嗢末等六穀蕃占據,歸義軍內部也被唐朝統治者們有意分化,張氏內鬥、索氏篡位、李氏反複、張氏又起,然後被曹氏取而代之。
於是唐末的詩人司空圖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河湟有感》,詩曰: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儘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令狐效愚就想起了司空圖的這首詩,口中不住地喃喃低語,如今蕭關城頭立著的,可都是漢家兒郎,雖然服飾形製與前唐有異,但這就是正統的漢家衣冠啊!
令狐效愚好容易穩定了情緒,以袖擦拭眼睛,便抱歉地笑著說:“近鄉情更怯,離人多徘徊。下吏失態,倒教將軍見笑了!”
蕭關守將頓時一窘,按照朝廷製度,他不過是校尉軍銜,還稱不得是將軍,便拱手回到:“過了蕭關,便到了家,先生請回家!”
一句“回家”,讓令狐效愚又險些落淚,此前他還心懷忐忑,不知道朝廷會如何看待似自己這樣、從唐末、五代到西夏就一直流落在外的漢人,那時候皇帝陛下專門下旨傳詔河西,誇讚河西漢人有守土之功,現如今他所有的擔憂都煙消雲散了。
“回家!”令狐效愚堅定地說,他深吸了一口氣,人生第一次踏足進入了關中。
固原府在新漢諸府之中,算是非常貧瘠的那一等,人口少,良田少,轄區境內多黃土丘陵,又少水源,景色一如河西,甚至還比不得河西走廊的許多綠洲小城。
但令狐效愚總覺得自己就是看不夠,他注意到沿著官道兩側有許多重新劃分了的土地,路旁植柳,時有驛站的驛卒們趕著牛車,一路澆水澆樹。
在武威城負責接待並沿路護送的一名漢軍都頭便解釋地說:“陛下特意下令,鼓勵陝西百姓多種樹木,若存活一棵,就可以少繳田稅,據說樹木可以防風固沙、穩定水土,延安府向北,朝廷可是專門撥了錢糧的。”
他笑嗬嗬地說:“李少宰出豪言,要沿著河西一路植樹到西域去,等俺送先生至東京,交了差使,也回武威城種樹去!”
“都頭不回河南老家了麼?”令狐效愚有些詫異,他與這位都頭已經混熟了。
那都頭搖了搖頭:“回鄉左右不過是務農,俺在武威城外,憑著軍功分了塊草場,也開墾幾十畝田,也放養些牛馬,若能受天子相召,也隨大軍殺到西域,豈不痛快?”
令狐效愚頓時充滿了憧憬:“若王師天兵重返西域,便是漢唐榮光再現了啊!”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