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投放西域的兵力並不多,嶽飛這一路神武軍兵力一萬一千餘,已經是三路大軍數量最多的一支了。
由於接連攻占了俱戰提城和薩末犍城,東喀拉汗國又讓出了碎葉城與怛羅斯城,嶽飛要分兵駐守以屯田,故而在薩末犍城的漢軍兵力,便隻有七千。
漠北諸部聯軍湊了兩萬,但也同樣分散,在薩末犍與俱戰提之間駐紮,乃蠻部湊了五千,葛羅祿部湊了八千,康裡部湊了近一萬,再加上東喀拉汗國的禁衛軍兩千,嶽飛名義上可以調動的兵力是五萬。
但實際上在薩末犍城被嶽飛召來的兵力總共隻有三萬不到,畢竟朝廷想要將漠北勢力引導向西,嶽飛就得給跟隨而來的漠北諸部分配牧場和土地,讓他們留下來,而不是搶劫之後仍舊跑回漠北去。
受命南下鹹寧海東南的高寵,則到了玉裡犍城的附近,玉裡犍城也就是後世土庫曼斯坦的烏爾根奇市,在曆史上的蒙元時期,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玉龍傑赤。
漢軍殺入西域,已經徹底改變了西域原本的曆史進程,花剌子模地區被聯軍三次入侵,大批西喀拉汗國的城主們或被桑哥帶走,或被漢軍征服而投降,總的來說,這裡仍舊是混亂的。
或許就如同過往的曆史一樣,這片土地仍舊在等待著最後的勝利者到來,並向他們臣服。
六月中旬,拚湊了近十二萬大軍的桑哥,領兵自內沙布爾出發,越過烏滸水,抵近了薩末犍城西麵六百裡左右的不花剌城。
不花剌城,就是隋唐時期昭武九姓建立的畢國、安國,新唐書稱之為戊地國,嶽飛則延續了兩喀拉汗國的稱呼,也就是後世烏茲彆克斯坦的布哈拉市。
桑哥不能不著急,十二萬大軍人吃馬嚼,每日消耗的糧草都是巨大的,若不能迅速開戰,後勤壓力都要將這支塞爾柱聯軍擊垮。
一直遊弋在烏滸水的漢軍斥候、夜不收們迅速將桑哥大軍到來的消息傳遞到了薩末犍城,於是嶽飛主動提兵兩萬三千人,向不花剌城迎來。
兩支大軍都是多部落、多小國的聯軍,但塞爾柱聯軍聚在一起不到一個半月,漢軍聯軍則已經跟隨嶽飛作戰至少一年了。
華夏曆史上的頂級名將,“韓白衛霍”地位無可爭議,唐朝多了一個“李”,而嶽飛也是同樣有資格躋身其中的。
嶽飛治軍嚴格,軍紀極其嚴明,除此之外,他有一個與韓信頗為類似的優點,那就是善於練兵。
兵仙講求“多多益善”,通過靈活多變的戰術運用,可謂是用兵如神。得益於王倫從梁山時代就一直走的精兵路線,漢軍更注重多兵種的配合,神武軍在嶽飛的帶領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是這個時代全世界最強大的一支軍隊。
三十四歲的嶽飛在王倫全權放手下,將自己的軍事能力發揮到了極致,跟隨較早的漠北廣吉剌、拔野古、乞顏、蔑兒乞諸部騎兵,已經被他操練得認識到了軍紀的嚴肅性,至於後加入的乃蠻、葛羅祿、康裡諸部,對嶽飛更是心服口服。
葛羅祿人一貫以狡詐、善變而聞名,但嶽飛領兵到來後,葛羅祿對漢軍便隻剩下敬畏了。
漢軍自新漢立國以來,就一直是一支進攻欲望極強的軍隊,嶽飛則是進攻性的統帥名將,靠著開國以來大小戰事,嶽飛這個並不是梁山派係出身的將領,也贏得了朝廷諸多名將們的一致認同與尊重。
聽聞漢軍主動從薩末犍城出發來迎,桑哥與一乾聯軍首領們商議後,便決定派手下大將艾馬爾領四個小蘇丹國三萬餘兵力阻攔。
然而一向“其疾如風”、擅長急行軍的漢軍,再一次驚呆了齊聚不花剌城的塞爾柱首領們。
嶽飛用了四天時間推進四百裡,艾馬爾領兵剛剛出城兩天,走了不到一百裡,漢軍就已經快要殺到麵前了。
艾馬爾也受到了驚嚇,連忙就地擺下防守姿態,又緊急將消息回傳,並向附近的庫爾乾城靠攏。
庫爾乾在突厥語中,意思是“墳包”,所以這隻是一座生活了萬餘人的小城,是容納不下三萬大軍的。
雖然漢軍的行軍速度驚嚇到了艾馬爾,但艾馬爾畢竟是跟隨桑哥從呼羅珊出征四方的大將,也算是塞爾柱王國最後的名將了。
艾馬爾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他認為漢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憊,自己是可以以逸待勞的,至少有阻攔延緩漢軍腳步的可能。
他顯然不清楚漢人軍隊從來都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善於夜戰。
嶽飛派出了楊再興為先鋒,花榮、王彥各領騎兵,四千聯軍騎兵從北麵迂回,在入夜時分對艾馬爾的前軍發起了突然襲擊。
無數塞爾柱聯軍士兵睡夢中突然驚醒,鑽出帳篷時,便驚恐地看到,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是廝殺聲,大營外又傳來震天的擂鼓,仿佛四麵八方都是漢軍騎兵一樣。
艾馬爾艱難地守了下來,等到漢軍如潮水一般退卻,漆黑的夜空下,再聽不到一點兒鼓聲與喊殺聲、馬蹄聲,隻留下一地火光廢墟,以及塞爾柱聯軍士兵的哀嚎,這個塞爾柱最後的名將頭疼欲裂。
好容易安撫了慌亂的聯軍將士,點檢了損失,聯軍一戰折損了三千餘人,其中多半是慌亂中自相踩踏而傷亡,數千頂帳篷被燒毀,唯一的好消息是,他帶出來的糧食還在。
艾馬爾想當然地覺得,這一次夜襲已經結束了,但臨近黎明之前,他再一次被驚醒,漢軍發起了第二次夜襲!
“還有完沒完了?”艾馬爾哀歎著拚命派人讓手下士兵們不斷靠攏,布下防禦,廣點火把,守住了中軍大營所在。
等到天明之後,手下的軍官戰戰兢兢地上報了最新的傷亡統計,一個夜晚、兩次夜襲,塞爾柱聯軍損失了八千人,四分之一的糧草被燒毀,四千頂帳篷被燒,戰馬損失九百匹,走散尋回了四百餘匹。
看著火勢還沒有完全撲滅、到處都是青煙、仿佛一片廢墟的營地,艾馬爾欲哭無淚,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單獨抵抗強悍的漢軍了。
那就撤吧!
於是出城不到一百裡的聯軍先鋒大軍,就這麼淒淒慘慘地轉身朝不花剌城逃去。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