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漠南的改變
王倫沒有就對日本的大屠殺展開討論或者辯論,但他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於是反對聲很快弱了下來,因為隨著蓬萊港、連雲港、寧波港運來的倭人奴婢越來越多,官員和百姓們突然發現,原來這世間居然還有這麼好用的奴才啊!
當漢人表現出了強勢後,倭人民族性格中的自卑與自我奴化迅速體現了出來,甚至隻需要兩名漢軍士兵,就能押著數百名倭人奴仆安靜地登船,他們也不吵鬨,甚至對提供的一日三餐感恩戴德。
東京城的奴隸市場再度興旺,不少百姓們花些小錢,就能夠將一名倭人少女買回家,至於倭人男性奴隸,基本都被拉去送到了各處的礦山。
在朝廷議事的會議中,有諸部寺級彆的高官們也難得稱讚起倭人的這種奴性來,王倫隻是笑而不語,覺得臣子們還是少見多怪了。
若是哪一天嶽飛自北向南攻入印度,或者朝廷水師向西登陸印度南部,掠奪了些印度奴仆來,被種姓製度完全洗腦的印度人,估計會讓中原百姓再一次大開眼界。
某種意義而言,王倫自認為是在效仿教員,但他做不到那種共產主義的博愛,他更像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所有的寬容和期待,都隻針對以漢人為主的華夏內部。
至於其他未征服的諸國、諸民族,實在不好意思,在王倫眼中,他們是華夏崛起最好的肥料,是生是死,是痛苦還是快樂,與我何乾?
全世界都是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華夏也不能獨善其身,所以王倫推行的諸多政策,被文人、讀書人、百姓們理解為另外一種“內聖而外王”。
但王倫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將更多的人群拉入到對外戰爭的受益中來,同時不斷限製高財富人群的出現。隻要廣大的底層百姓們有飯吃、有屋住、有衣穿,能夠看得到未來,能夠有一條上升的階級通道,那麼新漢這個政權才能夠更長久地存在下去。
從這一點來看,王倫又是個理想主義者,但是與前輩王莽不同,王倫的一切理想都是基於現實,他始終在努力地踐行著自己的目標。
河東行省大同府。
吳用正在忙碌著,他受命梳理漠南,王倫給他的權力很大,他甚至可以直接決定一個小部落的生死。
但吳用並沒有濫用這份權力,吳用是個聰明人,可以說王倫主導推行的所有新政,吳用從來都是第一個就能夠快速領會的,要知道大部分時間內,他並沒有參與到朝廷新政的製定當中去的。
鄉村教師的身份,曾經讓吳用的目光和格局稍微有些偏離,但是在西寧府的那一段時間裡,吳用的目光也變得愈發開闊了起來。
以中書省右仆射的身份梳理漠南,吳用沒有像是在西寧府時那般激進,因為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在西寧府時西夏還是敵國,他可以用儘一切手段。
但漠南地區如今與中原的經濟愈發聯係得緊密,根據洪武十二年的統計,漠南地區提供了朝廷貿易的馬匹數量的四成,並且消費了朝廷外貿的粗布的一成半、糧食的一成。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漠南地區已經納入到朝廷主導的整個經濟大循環中去了,漠南提供牛羊馬匹、皮革、生藥,中原則提供皮革加工品、糧食、布料以及其他加工品。
而且朝廷對漠南的賦稅並不算高,也不十分苛刻,這就大大減少了對漠南底層百姓的壓迫。
吳用這幾年看似在大同府銷聲匿跡了一般,但他先後內遷漠南諸部貴族數千戶,貴族對底層牧民的直接壓迫大大減少了。
經由燕雲十六州諸府縣北延的官道、驛站、客舍等,也將大半個漠南諸部落的牧場連通了起來,越是靠近設了府縣的南麵,牧民也開始了半定居的生活。
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是半定居之後,朝廷又不遺餘力地推廣各種新式學堂,漠南地區已經出現了一批完全接受了中原教育的新人,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連漠南的達靼語都不怎麼會說了,思維習慣已經與漢人讀書人沒有區彆。
整個漠南諸部統計人口中的大約四成,都跟農業有關聯,也就意味著漠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從事農耕生產。
所以雲中、武川等諸虛府,也漸漸轉為實府,朝廷已經開始派出流官,治理地方了。
吳用的書房中,就掛著一副書法,字體峭拔,頗有幾分黃庭堅的風骨,這副書法的主人並不出名,隻是武川府的一名文吏,但吳用卻很鄭重地收藏了起來。
因為這名文吏來自漠南的哈剌魯部,漢名劉納賢,是太原府學堂畢業的第一批漠南讀書人。
漠南人取漢名時,多以“劉”或者“李”為姓氏,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劉氏漢朝的外甥、李氏唐朝的外甥,用舅家的姓氏有何不可呢?
也有用“王”為姓氏的,對此朝廷並無任何意見。
吳用正在忙碌的一件事,依舊是有關道教的。王倫特許道教在漠南傳播,由於中原與漠南的貿易不斷擴大,許多底層牧民的生活相比十年前已經大有起色,道教的信仰就變得廣泛了起來。
但吳用從根子來講,依舊是個實用主義者,他覺得漠南信仰道教總體而言是一件好事,但道教的影響力必須受到控製。
武川府已經出現了兩座道觀,道士們想要再增設三座,並且至少一縣一道觀,但吳用始終沒有同意。
他不知道王倫是如何設想的,卻總覺得有些擔心,畢竟道教在華夏曆史上造反的名聲很不好,喜歡造反的道教與喜歡南下入侵的草原人結合,這不妥妥的大隱患麼?
與王倫數次書信溝通後,吳用現在就在期盼著王中孚對道教的改革,這是華夏曆史上少有的、由朝廷官方主導的宗教改革,他希望王中孚拿出一個能夠讓他滿意的辦法來。
在漠北巡視的郝思文,希望朝廷修繕自陰山中段向北的道路,吳用也在考慮這件事,漠南各府分布著不少西夏滅亡後的黨項士兵,這些士兵如今的身份是朝廷的官奴,主要負責修繕與寧夏行省相連接的道路。
朝廷大概率是會同意郝思文的上奏,那麼人手肯定要從北方抽調,吳用就要提前做好準備,要抽調多少官奴,要協派多少官兵,在何處設置糧倉作為補給,吳用都要細細考慮清楚。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