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殖民呂宋
朝廷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財政投入主要用於修路,目的也非常明確。
在北方,大致草原以南,通過修路將朝鮮行省的鬆嶽府與遼東行省的沈陽府連接起來,向西經燕山府、大同府、居延府以及西域的北庭城,這是北方最重要的一條道路。
中原方向,則是東起蓬萊府,經開封府、洛陽府、長安府、武威府,將道路一直修到敦煌府。
同時沿海的旅順府、遼西府、橫海府、蓬萊府、向南經日照港、連雲港,跨過長江經江寧府、姑蘇府、寧波府,一直修到浙江、福建二行省,再加上廣東行省的南海諸府、廣西行省的寧越府,這一條縱向的官道,就從陸地上連通了沿海的諸多港口城市。
通過對官道的修繕、連接,朝廷的最終目的,是要興建數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比如湖北行省的江陵府、湖南行省的長沙府、四川行省的成都府等。
修路的同時,朝廷也計劃對黃河、長江繼續治理,不斷加固堤壩,種植樹木以維係水土,這將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絕非一兩個五年計劃就可以完成的。
王倫很不願意似前朝一般,隻將朝廷賦稅的重點放在田賦上,實際上前宋的每年財政收入的大頭,商稅、雜稅就已經占到了多半,這本就是一種趨勢。
洪武十二年的數據統計,新朝的各種賦稅之中,與商業行為有關的稅收,第一次超過了一半,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絲綢之路的暢通。
而到了去年的洪武十三年,朝廷的“錢荒”問題也終於大為緩解,前宋時期由於銅錢的大量外流,導致趙佶在位期間朝廷發行貨幣不足。
王倫通過努力,總算是初步建立起了朝廷的公信力,交子這種紙鈔便以開封府為中心,不斷向天下推廣,在山東、浙江、江南等經濟強省,交子紙幣也得到了民間的認可。
現如今的新漢政權,就仿佛一個絕大的“吞金獸”,各種礦石不斷向內地運輸而來,湖北與廣東二行省,就出現了數個以冶煉為主業的縣城。
前宋時期冶鐵行業就已經出現了高爐,如今國內需求旺盛、對外貿易繁榮,經濟的發達再加上朝廷的鼓勵,使得民間追求新發明和改進變得十分迫切。
為此負責立法的中書省,不斷組織各行業的從業人員們,增設新的法律規定,朝廷也第一次推動出現了《商標法》、《發明創新法》、《契約法》、《擔保法》、《租賃法》等諸多法律法規。
這也是王倫帶給這個時代的諸多變化之一,法律不斷細分,並在曆朝曆代優秀律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了起來。
時代在發展,並漸漸合流凝聚為一股大勢,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在主動或者被動地前進著、適應著、學習著、改變著。
華夏從來都是一個農業大國,儘管本朝延續了前宋的海外貿易,而且規模更大,但海上通行仍舊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許多賺了錢的海商,更願意將賺來的錢財投入到內地的土地上。
於是浙江行省方麵,鄉議局的鄉議大夫們,最近討論的一個話題,是希望朝廷放開對土地的租賃甚至買賣,但王倫始終不鬆口。
好容易推動了均田令,這個口子一開,土地兼並又回來了,總得給最底層的、指望土地生存的百姓一條活路吧?
於是洪武十四年五月,朝廷頒布了皇帝詔令,鼓勵民間向東南諸島開拓,尤其是呂宋諸島。
按照朝廷的新法,民間大戶可以以家族的形式南下呂宋,不管是武力開拓還是遊說,隻要在海外占得一塊土地,朝廷就派水師巡邏,保護百姓在呂宋諸島已經取得的利益。
王倫是期望再次以民間開拓為主力,以水師為保護,在呂宋大搞種植園經濟,這樣朝廷就可以通過收稅的行為,將東南變為華夏的殖民地,最終變為華夏的熟地。
這個辦法在內閣擴大會議上拿出來討論時,東南沿海諸行省的官員無不讚同,但內地諸行省的官員們持保守態度。
這也未必都是從受益群體的角度考慮,相當一部分官員們,擔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一旦百姓出海,路途遙遠,朝廷難以掌控,豈不是說這些民間勢力就失去了朝廷的約束麼?
王倫不覺得出海了的百姓們就一定會造反,他覺得恰恰相反,越是遠離中原,百姓們對中原王朝的向心力就越強。
就好比朝廷引導草原勢力進入西域,如今碎葉城等漢軍占領區域內,多半都是遷徙而去的漠北諸部牧民,這些人在當地人口數量不占據優勢,到了西域之後,反而與漢軍的關係更為密切。
因為是個人都知曉,若想要在西域徹底立足站穩並生存下去,來自朝廷的支持、漢軍的武力威懾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朝廷在東南諸島,相當長時期內的殖民方式,仍舊是種植園經濟,這些原材料產出後,需要運送到中原進行加工,而且均田令的推行後,民間普遍有了基本的消費能力,在這個時代乃至往後數百年,中原都是這個地球上最大的消費力量。
一旦經濟行為上與中原綁定了,彼此利益一致,試問誰會在海外鬨事呢?
王倫將他那一套“大循環經濟理論”掰開了揉碎了,反複講與眾臣子聽,最終這份詔令勉強得以通過。
實際上朝廷對大琉球島的開拓本就如此,但大琉球島距離福建行省隔海峽相望,不算太遠,本就被中原視為自己的領土,現在王倫期望用後世成熟的殖民方式,繼續對東南開拓,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
詔令推動之後,福建百姓最為興奮,大琉球島已經新建了兩個縣,呂宋島未必不能變為呂宋府,遇到這麼慷慨、對百姓信任的皇帝,不主動一些就對不住皇帝的這番好心了啊!
福建的許多大戶迅速行動了起來,東征日本福建行省由於路途遙遠,投入的民間力量並不如浙江多,現在朝廷又指了一條出路,那就乾啊!
壓力頓時來到了李俊這裡,南海水師需要再度擴建,造船的樹木、技術和工匠不缺,但水兵缺口就很大了,因為一旦呂宋被殖民,就意味著整個南海都要被納入到水師的日常巡邏當中。
好在朝廷及時下令廣東行省,要求擴建南海府的南海造船場,同時擴大廣東海事學堂的招生規模,並從東征日本的義勇水師中挑選了十餘名頭領,任命為水師軍官,即日南下。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