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絲綢之路的新發展
王倫最終對秦檜的建議做了批複,給他放權,允許秦檜在西海道進行試驗。
其實秦檜的對策,若是用直白的話語解釋,也很簡單,既然倭人不肯認漢人為親爹,那我們就主動培養出一批肯當兒子的倭人,這事情不就好辦了嘛!
當中原王朝強大時,周邊搶著做兒子甚至孫子的,從來都不缺乏。
這話說起來或許粗鄙,但事實就是如此,日本的天皇在壇之浦海戰慘敗後,終於肯低頭當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了,卻被告知:晚了,現在我中原不但要做你的宗主國,還想聽你發自內心地喊一句“爹”!
不甘心就此當兒子的日本,妄圖繼續抵抗一下,但這正迎合了王倫以及水師諸將領們的心意,不打仗,水師如何掠奪,朝廷如何掠奪,義勇水師的百姓們如何掠奪?
總之九州島上,漢軍忙碌著下一場對本州島的戰爭,義勇水師們則仍舊忙碌著搶掠人口。
倭人不想當兒子,於闐國則沒有那麼多顧忌。
於闐國王李光信是個扶持起來的傀儡,沒有任何大權,所以權力都掌握在護送他到來的史文恭手中。
史文恭與諸將領、隨軍文官們討論商議後,便以李光信的名義,任命了十餘名於闐國官員,多是隨軍的參軍人等,還有兩名明麵上是入西域的商人、實際上是朝廷情報人員的漢人。
整個於闐國的官僚體係一如中原,李光信連蓋章的權力都沒有,屬於是徹頭徹尾的傀儡人物。
同時漢軍在於闐地區開吏員考試,補充一部分官吏,形式與中原無異,卻隻有一個要求:必須是信仰佛教的於闐人。
這裡的“於闐人”,其實指的就是於闐國被喀拉汗國滅亡後、仍舊堅持自己於闐國遺民身份的那一小群人。
這自然引發了不少改了信仰後相當堅定的綠教徒的反對,他們的反對無效,於闐國的第一屆吏員考試仍舊舉辦,選拔出來的官員,沒有一個是綠教出身。
在於闐國的官僚體係大致粗設之後,李光信便主動上書,希望朝廷派來支援,協助於闐國組建學堂、推廣中原教育,並迎請孔子畫像作為供奉。
於闐國如此上道,朝廷自然也有表示,於是播仙城、伊吾都督府、敦煌府三處邊境設了商稅哨卡的地方,皆出台政策,凡於闐國與中原往來之商隊,不再額外征收關稅,一如中原內地商貿事務。
這個消息傳到高昌城後,高昌回鶻名義上的可汗毗伽汗也急了,自漢軍重返西域後,高昌回鶻將伊吾、高昌、庭州三處對漢軍開放,允許漢軍駐軍,允許北庭都護府重建。
對於高昌回鶻的配合,朝廷也沒有太過分,並沒有搶奪在這些城池的征稅權力,當然伊吾都督府是個例外,畢竟這裡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可以說高昌回鶻除了多了北庭都護府在高昌、北庭兩座城外的營地,其他權力並沒有任何損失,跟中原的貿易也未斷絕。
現在於闐國如此積極,毗伽汗也不甘落後,高昌回鶻已經無法被統合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勢力,一切貿易往來都得仰仗中原,總不能仍舊被中原區彆對待吧?
於是毗伽汗也跟著上書,希望朝廷在高昌諸城開辦學堂、推廣漢家教育,並享受在關稅方麵的特權。
他額外提出請求,希望國子監開放名額,允許高昌回鶻諸貴族子弟前往京師求學。
這樣的請求王倫不可能不答應,實際上在馬靈第一次前往西域搜集情報時,朝廷那時在西域的默認盟友是更加主動的東喀拉汗國,但隨著嶽飛在西域突飛猛進,為了改變西域的信仰,阻擋綠教的繼續入侵,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就愈發被朝廷看重了。
高昌回鶻對漢軍的到來很是配合,而朝廷也沒有刻意壓榨,北庭都護府、韓世忠、史文恭兩軍的後勤,都是從內地運送而去,並沒有強行要求高昌回鶻提供糧草的。
雙方的態度都很友好,彼此之間也能夠溝通,這讓毗伽汗認為,便是高昌回鶻被朝廷直接派官員管轄也是可以的,反正這裡的漢人少,地方自治權仍舊在回鶻貴族手中。
既然高昌回鶻也如此上道,王倫便同意了毗伽汗的請求,並讓李綱代表朝廷,與高昌回鶻方麵溝通,同時與北庭副都護薛弼一起,梳理一下高昌回鶻的特產,允許他們沿著向鹹寧海的道路,將商品售賣過去。
得到回複的毗伽汗簡直樂瘋了,要知道嶽飛領兵西去、韓世忠進駐亦列河穀後,翻越蔥嶺的兩條主要道路,金山北與天山西,可都被漢軍給搶占了。
金山北是乃蠻部的勢力範圍,天山西是烏孫人與康裡部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條商路,實際上就被朝廷把持了。
現在王倫允許高昌回鶻借用這兩條商路,以毗伽汗為首的諸貴族們興奮得主動湊錢湊糧,給薛弼送了一批過去。
王倫是覺得高昌回鶻這個小弟一直都很上道,那麼有錢大家一起賺,這樣經濟上有了更加密切的聯係,彼此之間也能夠同心。
高昌回鶻卻將自己的地位擺放得很正,為了生存,喊中原王朝一聲爹也不吃虧,沒想到這一聲“爹”讓他們受益更大!
在消滅西夏之前,中原商隊向西也隻能走到固原府一帶,連蕭關都出不去,如今已經可以順暢無阻地越過玉門關了。
嶽飛在薩末犍城坐鎮,又消滅了塞爾柱突厥在東部的勢力,再加上高寵、關勝對鹹寧海西北的探索,中原商隊可以直接與波斯人、大食人做生意,絲綢之路的東段和中段,就徹底被中原王朝所掌控。
絲綢之路的再度繁榮,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從長安府為中心,西至隴南行省的鳳翔府,北至延安府,無數作坊在朝廷的優惠政策下組建成立了起來。
在唐朝滅亡數百年後,長安府再度成為一座極其繁華的商業大城,涼州武威府也在河西走廊再次繁華的影響之下,成為又一座新興的作坊城市。
朝廷在武威府整合了原有的工匠、作坊,這裡就形成了有粗布紡織、毛紡織、皮革加工、雕版印刷、粗陶、冶鐵、生藥加工等諸多產業的聯合園區。
為了防止黨項死灰複燃,賀蘭山以東的不少產業,都被轉移了出去,武威府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隱隱有了西北第二城的氣象。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