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鳥糞石
洪武十四年,朝廷不斷抽調長江以南諸行省諸都督府兵馬向廣東方向集結,以適應嶺南的氣候、水土,決意發起對大理國的光複戰爭。
東征日本的戰事仍舊不斷,沿海諸行省的義勇水師們忙碌地趁著冬春季節往來,為了避開夏秋時節從太平洋西麵北襲而去的颶風。
可以說對日本的戰爭,王倫一開始就沒打算快速結束,再沒有對日本持續放血、一直放到日本徹底心服口服之前,這樣的戰爭,朝廷還耗得起。
反正九州島幾乎已經成為中原的囊中之物,在九州島未安定之前,朝廷並不會強製要求攻入本州島。
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固然非常有誘惑力,但王倫的設想中,是要逐漸將華夏的貨幣轉為白銀為本位,金、銅都是輔幣,洪武交子這種紙鈔,在朝廷公信力愈發強勢下,也能夠作為流通貨幣的補充。
金銀的大量湧入並非好事,王倫還需要考慮華夏境內對流通貨幣的需求、通貨膨脹的可能,所以日本的金銀著眼的是未來。
王倫真正想要做的,是通過對日本金銀的全盤占據,讓華夏的貨幣成為如同後世的美元一般,成為真正的世界貨幣。
這就需要朝廷不斷對外開拓,並不一定總要開疆拓土,但卻需要不斷打開新的市場,從而讓中原的商品流向水師船隊所能夠抵達的任何地方。
在王倫稱帝的前幾年,民間反對王倫和梁山的一部分文人,有一種論調頗有市場,那就是覺得王倫得天下太過於容易,新漢政權不可能存續太長。
王倫也覺得,自己取代前宋略顯得容易了些,但遇到趙佶這樣的皇帝,任何一個有能力的中原漢人取而代之的難度都不大。
在朝廷發起了滅金國之戰後,這種聲音就迅速消失了,誰也無法否認女真人的強悍,便是新漢官方,也從不詆毀金國軍隊的戰鬥力。
擊敗一個強大的國家,這樣才能夠彰顯對手的含金量、彰顯漢軍的更加強大嘛!
從滅金之戰後,新漢就從未停止過對外的戰爭與開拓,在西夏被消滅、絲綢之路被打通後,連認為朝廷窮兵黷武的聲音都徹底消失了。
華夏曆朝曆代,似乎總躲不過三百年的王朝周期定律,這個問題歸根到底,是王朝有限的可耕種土地,與持續增殖的人口之間出現的不可調和矛盾引發的。
新漢取代前宋,由於趙佶父子的配合、地方勢力對前宋皇室的失望,中原的漢人百姓人口並沒有遭受到大規模的戰爭而銳減,所以哪怕王倫強行以武力推動均田令,並且得到了中原精英人士的代表、諸多新派官員們的支持,這個製度曾經存在巨大隱患。
簡單來說,就是新漢已有的可耕種土地,是不夠戶籍在冊的人口均分的。
所以王倫選擇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不斷對外開拓,通過“開源”的方式,儘可能在短時期內快速緩解這種人與地之間的矛盾。
而且朝廷支持海外貿易、重新恢複絲綢之路,以農業為基礎的手工業、工業也以集群作坊的形式不斷出現,就吸收了相當一部分無法通過土地致富的人口。
但這還遠遠不夠!
滅金國、滅西夏、安撫漠南漠北,王倫是期望儘可能消除來自北方的、對中原的巨大威脅;收複高麗為朝鮮行省,為的是打通東征日本的道路;東征日本,則是為了朝廷在未來發行新的貨幣做準備。
王倫在十餘年的對外戰爭,終極目的仍舊是要服務於朝廷引導、民間配合的向南開拓!
彆的不說,隻要在王倫任期內,中原王朝能夠收複交趾、殖民呂宋成功,哪怕真正的小冰河期降臨,中原王朝也不用再為糧食產量受影響而發愁了。
所以朝中許多東南官員頗有些埋怨,覺得皇帝陛下隻盯著北方,莫非是覺得嶺南乃至東南都是蠻荒之地,所以根本就不在乎嗎?
但王倫至少說服了諸多重臣,讓這些輔助他引領帝國不斷前進的精英們知曉,朝廷將會製定一個長遠的、堅定不移的全盤計劃,不會對任何一個可能使中原受益的因素放任不管。
事實上福建、廣東、廣西三行省,朝廷的各項事務一直在默默地推行著。
比如福建行省,都知道這裡山地多,素來稱“兵家不爭之地”,均田令強製推行後,百姓們仍舊習慣於出海討生活。
那麼朝廷就鼓勵並支持福建百姓的對外開拓,大琉球島就是典型的例子,桃園縣已經設立,朝廷的規劃中,大琉球島將會設五個以上的縣,歸屬澎湖府管轄。
向大琉球島的移民,自然是以福建人為主,而且朝廷也鼓勵東征日本的義勇水師將倭人奴隸送去大琉球島。
廣東行省是朝廷在嶺南重點支持的一個行省,從昆侖島運來的昆侖奴,多半都被送到廣東行省各府縣負責修路搭橋。
對於廣東而言,隻要朝廷將基礎設施建設到位,發展起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廣西行省,由於地理位置擺在那裡,要充當防禦大理國、李朝兩個小國的軍事區,所以朝廷一直在對廣西行省的沿海府縣不斷投入,修建港口,鼓勵各種加工業。
而李俊接到命令,將南海水師的駐地從廣東南海府遷至廣西寧越府,也不是為了將來對李朝的用兵。
早在洪武九年,王倫就傳令李俊,讓他在南海諸島嶼尋找鳥糞石。
作為鳥類、海獸糞便和屍體堆積形成的礦石,鳥糞石富含氮磷,隻要能找到並且大規模運送回中原,隻需要簡單處理後,就可以當作肥料使用。
在漠南漠北與中原連通後,王倫就一直鼓勵民間百姓種植大豆,大豆對於土壤有固氮作用,豆製品能夠有效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而且豆粕可以當作養馬的添加飼料,簡直是絕好的作物。
前宋就出現的炒菜,也已經向天下推廣,大豆壓榨的植物油也開始廣泛用於民間,所以朝廷還專門下令,給予種植大豆的百姓們一定的農稅返回作為補貼。
王倫無法描述鳥糞石的具體形狀,所以李俊這幾年不斷派出船隊,在南海的諸多小島嶼到處找尋,在萬裡石塘的東沙群島,終於找到了一些。
這些鳥糞石被送往浙江、江蘇、山東、河南、陝西、河北、河東等諸行省,戶部與司農寺聯合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試驗,針對土壤、水源、風向,以及不同地區農作物的施肥生產情況對比,發現這果真是個好東西!
於是南海水師又有了新的任務,在南海水域尋找更多的、適合大規模開采鳥糞石的島嶼。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