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諸將南下
王倫的想法不是心血來潮,高潁的那一篇文章也不是無中生有。
在王倫接受了草原及西域諸國、諸部落聯合上的“賜福可汗”後,他這個漢家天子就同時身兼兩個地域最高領導人的頭銜,也就得到了漢人之外諸族的認可。
但王倫更希望草原、西域諸部落認可他們屬於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是團結在他這個漢家天子的名下,而不是再需要一個草原式的帝王稱號,以可汗的身份對草原西域進行統治。
現如今的新漢,核心永遠是人口、文化、科技、道德占據更高優勢的漢人,但同時也存在著大量努力接受漢化的契丹人、奚人、達靼人、女真人、南方諸夷,以及朝鮮人。
相比較而言,漢化程度最深的那一批異族精英們已經認可了自己漢人的身份,但還有更加廣泛的未漢化群體呢?
這一點朝鮮人表現得就相當好,朝鮮行省的高麗人、新羅人、百濟人,已經各自為自己尋找了漢人祖先,比如高麗的崔、柳、鄭氏,新羅的金、王氏等,都將祖先淵源攀附到了五代以前的中原世家大族那裡。
如此一來,他們就是中原漢人在戰亂年代逃避到朝鮮的後代,根源上仍舊是漢人。
至於百濟人,則攀上了唐朝時加入大唐的諸王族、將領們,將自己的姓氏向扶餘、黑齒等上麵靠,從而與扶餘璋、黑齒常之聯係在了一起,還有燕氏自稱源自代郡,祖上乃是北魏開國名臣、漢人燕鳳。
實在找不到漢人顯赫的姓氏,那就篡改族譜,認定為某一支的分家後代,像國氏那樣不肯合作的,也就隻能跑去日本,妄圖跟倭人攀點兒關係了。
這件事並非由朝廷刻意推動,完全是朝鮮行省民間的自發行為,畢竟“事大主義”雖然是金富軾主張的,但卻不是他最早提出來的。
半島對中原的慕強心理,已經持續了千餘年,隻不過在強盛的新漢到來後,表現得更加明顯了而已。
王倫是非常希望其餘諸部落、民族都向朝鮮學習的,隻要肯主動認爹,一家人就好辦事了不是?
所以現如今新漢朝廷有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怎麼樣才能夠讓被征服的部落和民族,徹底融入到中原王朝中來。
王倫很清楚,隻要中原王朝一直強大,在軍事、文化、科技、思想諸多方麵始終處於引領的優勢地位,那麼在不斷推行的漢化教育下,這個目標總會達到。
但他也擔心,一旦自己死後,人亡政息,中原還能夠一直保持這種強大麼?
所以他需要一種類似於印度“婆羅門贏學”的洗腦方式,或者換一個不那麼直白的表述,王倫需要一種能夠吸引異族主動漢化的思想和哲學表達觀。
京師的六七月間,天氣已經漸漸炎熱了起來,這一日王倫與幾位將領在延福宮的清涼閣談天。
孫安諸將被他從東北召回後,為了表彰諸將,王倫加官、賜宅、賞賜,先安定了眾人的心思,便叫他們在京師好生休息一番。
若有空閒時,他就召眾梁山兄弟前來,一起閒談,也不讓他們覺得自己被皇帝冷落了。
此刻李逵正脫了外衣,向王倫炫耀,自己從遼南殺到遼東、再殺到朝鮮,所曆大小戰事受的傷,這黑廝前胸、手臂至少七八處傷疤,唯獨後背乾乾淨淨的。
李袞便開玩笑:“鐵牛,你那腿股也受了傷,教俺們兄弟瞧一瞧?”
李逵雖然是個莽撞人,什麼場合該乾什麼事情他還是分得清的,王倫身邊纏著衛王王闡,他實在不好意思脫褲子吧。
衛王王闡年紀還小,剛剛到了入小學的年紀,太子王聞有事務要處理,二哥王閱正在苦逼地寫著老師們布置的家庭作業,他就跑來找老爹玩耍,眼神很是熱切。
這個小屁孩覺得,似李逵這般才是真英雄,好男兒就該留一身傷疤彰顯漢家榮耀!他是王倫出征金國時出生的,許多將領也願意與三皇子親近,當然這種親近,不是說將領們換了擁戴的對象,王聞這個太子之位還是相當牢固的。
王倫摸了摸老三兒子的腦袋,便叫了一個宮女帶他去彆處玩耍,倒了杯葡萄酒,說道:“洛陽新宮尚在建,我給眾兄弟們新蓋了府邸,南太行那裡亦有彆院,若嫌京師太熱,就去那裡度夏!”
李逵等眾將是要領兵衝殺在前的,戰陣之中難免受傷,開國以來諸將,哪個不是一身傷疤?所以王倫也不願意苛待了他們。
項充在一旁笑了起來:“陛下,臣等歇息了年餘,若有機會時,情願去西域!”他是個耐不住性子的,去日本吧,朝廷意在以朝鮮兵為主力,他很想也去西域看一看。
但王倫沒法同意,實在是嶽飛在西域表現得太亮眼了,以萬餘神武軍加上數萬漠北牧民,就打得西域諸國紛紛投降,連韓世忠都隻能在亦列河穀搞屯田。
其實王倫曾經想過派李逵等人入日本,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他放棄了。從梁山反攻以來,李逵等人就一直負責一個難免要背負罵名的事情,那就是有針對性地屠殺。
在南京應天府屠殺前宋宗室,在江南屠殺頑固的士紳,在遼東屠殺金國女真殘部,在朝鮮屠殺高麗國殘部,可以說臟活累活都被他們乾完了。
再讓李逵等人去日本,王倫自己都覺得,再怎麼用人也不帶這麼用的。
他擺了擺手:“若你們閒得慌,入秋後便去嶺南吧。”
這幾人善鴛鴦陣的變種,善山地作戰和步戰,去了嶺南也能派上用場。他這話一說,項充、李逵、李袞,以及一旁的鮑旭、崔野、周通眼睛都亮了。
似這些梁山舊將們,若指揮萬人大軍才能的確達不到,作為次級或者第二梯隊的將領那是綽綽有餘的。
隻是滅西夏之戰,朝廷用的主要是前宋西軍改組後的西北禁軍,遠征西域抽調的都是名將,這麼一看的話,也就南下收複大理國的戰事,他們才有參與的機會了。
這其中周通是最興奮的一個,他能力有限,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周通便拚命學習起了防守,可惜朝廷對外戰事一直以進攻為主,他的本事發揮不出來啊!
所以周通原本有些心灰意冷,覺得不如乾脆回京師武備大學堂任職算了,也算是發揮一下餘熱,也好過領兵廝殺無望。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