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華夏贏學(二)_奪宋:水滸也稱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奪宋:水滸也稱王 > 第1027章 華夏贏學(二)

第1027章 華夏贏學(二)(1 / 1)

第1027章華夏贏學二)

在《西域蠻夷論》中,高潁詳細介紹了波斯人信仰的拜火教、祆教,大食人信仰的綠教,印度人信仰的天竺教等在西域流傳的數個宗教,並根據印度的種姓製度概念,以傳統的儒家思想進行了各種批判。

但王倫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反駁和批判,他倒是希望印度人最好一直生活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當中,千萬不要醒悟過來。

王倫將高潁對印度的批判大致歸納了一下,這個所謂的“婆羅門贏學”,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點。

根據種姓製度,至高的創世神率先以其使者創造了原人,也就是一切人類之祖先,於是瓦爾納等級之下,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則是原人的雙腳,至於達利特,則被排除在了原人的身體之外。

也就是說,在印度的文明和文化中,人的等級生來就已經固定了,婆羅門生來就是最高貴的那一個等級,自然是處於領導的地位。

但印度曆史上遭受過無數次北方民族的南下入侵,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不變,印度的婆羅門階層便會將新的征服者吸納到這一種姓等級體係當中。

所以在印度或者說婆羅門的理論中,婆羅門的等級永遠無法改變,新的征服者可以成為刹帝利,可以成為現實世界的王者,但精神世界的王者永遠是婆羅門。

王倫將這個理論稱之為“婆羅門贏感”,也就是說,按照“婆羅門贏學”,婆羅門始終掌控著“贏感”的定義,所以他們永遠處於“贏”的狀態。

第二點則被王倫稱為“種姓階梯”,即種姓製度體係下,每個種姓有各自幾乎一成不變的權利和義務,那麼更高等級的種姓,永遠比更低種姓有更多的贏感,而這種贏感,就來自種姓等級這個階梯上的位置。

第三點,則被王倫稱為“婆羅門化”。低種姓為了獲得更多的贏感,就要通過模仿高種姓,這裡的模仿僅限於思想而非物質方麵,通過對婆羅門精神狀態的模仿,使自己獲得更多的虛擬贏感。

簡單而言,“婆羅門化”就是後世的那種精神某國人,比如精神日本人,為日本的一切行為叫好,大唱讚歌,恨不得自己生來就是日本人。

王倫之所以對高潁的文章如此重視,是因為他想要將華夏建設成為以漢人為絕對中心和主力、輔以願意接受中原王朝領導的諸民族通力合作的民族國家。

他要鼓勵對外開拓的精神,想要華夏成為這個時空的“日不落帝國”,那麼廣袤的領土、受技術局限的通信方式、不同地域環境帶來的各異的生活方式,這個帝國的存續,就必須將所有人都凝聚在一起,沒有比一個民族國家更合適的了。

先前他曾經與吳用、秦檜討論過“華夷之辯”,高潁的這一篇文章,讓王倫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以“華夷之辯”為基礎,建立屬於漢人的“華夏贏學”。

“婆羅門贏學”不是劃分種姓麼?那麼我“華夏贏學”就劃分華夏、蠻夷、野人,再進一步區分為君子、小人。

漢人自然就是天生的華夏,似耶律大石、完顏希尹、金富軾這些人,就屬於蠻夷中的君子,是最適合被漢化的那一批人。

至於波斯、大食、印度,那就是野人中的小人,首先要教化為野人中的君子,然後成為可教育的蠻夷,最終提升為華夏。

王倫覺得這個理論可以豐富一下,畢竟“華夷之辯”重點在於文化,血緣和地域是相對次要的,相比種姓製度,漢人對於華夏化的蠻夷接納程度更高。

這樣“華夏贏學”就有了“贏階”的上升通道,而且這種上升是清晰可見的,是可以通過教化來完成的。

王倫最大的弱點,是對哲學不夠精通,他更喜歡嚴謹而且直觀的科學,但技術與思想同樣重要,所謂“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本就應該一起著手的。

於是王倫給高潁寫了一封長信,要求他繼續研究西域,在《西域蠻夷論》的基礎上,加深對西域的各種研究,從而汲取“婆羅門贏學”當中值得學習的地方。

同時王倫又給漠南的王中孚去信,試著繼續探討“華夷之辯”。

給高潁的去信還在半路上,但王中孚已經收到了皇帝陛下的來信。

作為負責主持道教在漠南傳播事務的朝廷官員,王中孚在漠南與諸流派的道士們幾乎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內部的大辯論和大討論,為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在漠南傳教。

道士們不斷對教義、教規進行修改和完善,此前羨慕嫉妒恨的僧侶們也不再眼紅了,因為朝廷也給他們找到了新的傳教地區,那就是西域。

王中孚就靠著不斷學習和辯論,對道教的理解愈發深厚,於是他主動上書朝廷,自請受符籙,諸道士們共上尊號為“重陽子”。

王倫既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自然對朝廷官員的信仰並不限製,事實上朝廷官員將領之中的道士、僧侶並不少見,他隻是限製官員們借助宗教斂財和鋪張浪費而已。

“重陽子”王中孚最近心中有了些感悟,他覺得應該效仿佛教,再次嚴肅道教律規,隻是他的想法還不成熟,具體該如何改革,他隻是有了個大致的腹稿。

皇帝陛下突然要與他探討“華夷之辯”,王重陽有些不解,他是個聰明人,在讀了高潁的《西域蠻夷論》之後,王重陽覺得自己可以找出至少三種駁斥種姓製度的理論。

但王重陽懶得駁斥,因為在他看來,種姓等級製度體係就是垃圾,天朝自有製度,皇帝陛下為何要效仿蠻夷的糟粕呢?

不過作為一個有宗教身份的官員,皇帝有要求,王重陽自然要滿足的。

於是很快,王重陽便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華夷是變論》,足有萬餘字,他覺得應該能交差了。

王重陽終究不是一個成熟的官僚,他還是沒有體會到王倫的根本要求,這篇文章王倫看過之後不住皺眉頭,認為王重陽也太敷衍了吧。

你好歹也是開宗立派的教主人物,怎麼能如此淺薄?這文章隨便找個翰林院的學士都能寫出來好吧?

學渣王倫將文章發回,要求學霸王重陽認真寫。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玄幻:無敵從爆肝基礎箭術開始 你要爐鼎,抓我個橫練狂魔乾什麼 獸世大佬的惡毒前妻被寵嬌了 各種小說販賣 穿越到這裡的那些年 詭笑天師:我在人間抓鬼搞錢 天帝蘇天 重生成瘋人院的小可憐後,殺瘋了 糟!作精後媽深陷父子爭寵修羅場 慕總彆作了,少奶奶都被您作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