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出兵攻打收複大理國,也不怪東南諸藩屬小國儘皆惶恐。
因為按照前宋以及此前中原王朝的習慣,一旦南下用兵,毆打的幾乎都是交趾、南詔這樣的大國,出兵規模都是十萬級彆的。
但這一次中原南下,朝廷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以論調的名義不斷抽調各行省都督府兵力入駐廣西和四川,一次性直接出動的大軍並不多,名義上兩行省方向可以調動的兵力超過八萬,但實際上殺入大理國的三個方向兵力總計在三萬六千左右。
這個兵力規模怎麼看怎麼像是要對東南某個小藩屬國動手的樣子,若是朝廷大張旗鼓,號稱十萬,大約也不會引起這般惶恐了,因為東南諸藩屬國都很清楚,他們實在配不上需要出動十萬漢軍。
盧俊義為先鋒,一個多月連續打了陸良、白石江兩次大戰,這讓大理國邊境地帶的諸蠻部也再次確信了漢軍一貫的口碑,那就是朝廷並無意視他們為敵。
白石江之戰後,原先還有些持了同仇敵愾心思的蠻部都主動後撤,幾個被高氏說動了的蠻部不再出兵配合,一些沒有與漢軍情報人員接觸過的蠻部,也主動派人前來談判。
現在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朝廷打出的旗號名義,當真是說到做到,既然漢軍王師要為我等三十七部蠻主持公道,再不主動配合就說不過去了!
曆史上蒙古大軍攻占蜀地、自金沙江進攻大理國時,就有不少蠻部選擇了與蒙古大軍合作,這一次同樣不例外。
更關鍵的原因,自然是漢軍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高可立、盧俊義訓練的廣西兵,就以兩次大戰徹底向天下展示了自己的凶悍。
嶺南地區中,廣西行省的發展一直比不上廣東,當然要比黔中略強一些,因為廣東並不直接與大越李朝接壤,而廣西西有大理,南有李朝,國防壓力大,自然是以先軍為主的。
廣西行省內部又表現出東強西弱、南強北弱,寧越諸府靠著海貿之利,發展勢頭迅猛,行省內其餘諸府的官員百姓,哪個不羨慕呢?
一旦朝廷收複了大理國,變為雲南行省,廣西的軍事壓力驟減,大理國截斷占據了的東南商道,也將就此向隔壁諸行省開放,古南中商道、唐蕃道、茶馬道等商道就此連通,意義是巨大的。
這些事情,漢軍中的參軍們早就向官兵們宣揚解釋了數次,讓大部分官兵們都明白了此次兵發大理國的意義所在。
更不用提漢軍一貫成熟而完善的賞罰、獎勵、分配製度,所以參戰漢軍的士氣很是高昂。
在白石江之戰剛結束不到十日,東川郡再傳捷報,蜀地漢軍以解寶所領的南溪都督府兵為先鋒,山士奇領西北禁軍調派的三千騎兵殿後,與烏蒙部配合,擊潰了開戰以來第一個與高氏配合攔路的烏撒部。
烏撒部是被高氏收買、主動攔截在半路上的,他們覺得自己占據東川郡入大理國的要地,哪怕打不過漢軍,攔截一陣後向漢軍索要過路費就此放行,通賺兩家,豈不快哉?
但是他們顯然忘記了隔壁的黔中行省,黔中行省的土司、部落們雖然從唐朝到前宋就一直與中原王朝和地方官府互相攻打,但漢人土司整體上都是心向朝廷的。
隨著朝廷對黔中行省的梳理,諸漢人土司以及各部落的大致勢力範圍被劃定,作為調解者的地方官府又表達了足夠的善意和公平,黔中行省近些年來也逐漸安寧了下來。
作為對主動配合的黔中土司們的獎賞,播州楊氏土司兵獲得了朝廷許可,便借道普寧州向大理國與黔中行省邊境結合部運動而來。
王倫雖然主持改州為府,但天下各行省並不完全都設實府,尤其是隴南、四川、黔中、廣西四行省,已經劃定的諸府之中,還有不少名義上管轄著許多羈縻州。
普寧州本屬於夜郎國故地,漢武帝時先後設犍為、牂牁郡管轄,兩晉分設平夷郡,唐朝五代到前宋,分置諸州為羈縻。
在戶部的規劃中,這裡未來將設為夜郎府、牂牁府,但變羈縻州為實府,是需要時間的。
播州楊氏的三千土司兵就出現在了大理國東川郡東南的烏撒部、石城郡東的於矢部兩部蠻的東麵,在烏撒部攔截蜀地漢軍時,土司兵便殺向了烏撒部的後方,直接偷了對麵的老家。
烏撒部就此成為大理國三十七部蠻中第一個被除名的蠻部,其土地被分給了立功的烏蒙部、半路主動來投的乃娘部,至於婦女,都被漢軍分給了楊氏的土司兵為賞賜。
拋開各種虛飾與堂而皇之的借口,戰爭的本質就是搶錢搶糧搶土地搶女人,是為了財富和開拓生存空間而進行的人類之間的廝殺。
烏撒部的滅亡徹底警醒了還在搖擺不定的諸部蠻,他們的選擇本就不多,要麼繼續與高氏這個仇敵合作一致對外,要麼就跟隨漢軍攻打高氏,當漢軍接連變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以及凶殘的手段後,該如何選擇便不用多言了。
建昌府的邛部蠻也隨之亮出旗號,態度鮮明地站在了朝廷這一邊,表示要協助王師天兵懲治不臣,於是半個月的時間裡,建昌府六蠻部再次聯合造反,跟著蜀地漢軍一起殺向了會川府。
坐鎮鄯闡府河陽城的高量成頓時焦頭爛額,高氏在大理國內占據了兩府之地,除了鄯闡府外,還有緊挨著的威楚府,這兩個人口大府內生活的屬於三十七部蠻的蠻部隻有五個,都是漢化程度較高的蠻部。
所以這五個蠻部本應該是可以為高氏所用的,但大理國本就是諸蠻部聯合組成的勢力,五蠻部漢化程度再高,仍舊被大理國的貴族君臣們視為“烏蠻”,這屬於階級矛盾。
故而高量成也無法完全信任這些已經農耕化的五部蠻,在盧俊義自石成郡向西推進時,威楚府北部的羅婺部也按耐不住,亮明旗號,主動向漢軍贈送了一批糧草。
在漢軍情報人員的配合下,鄯闡府南部的羅伽部也投靠了鮑旭,朝廷給他們的優待,是允許他們在未來重新返回羅伽湖東麵居住。
高量成知道自己再沒有退路了,鄯闡府若是丟失,高氏就將徹底失去任何威信與號召力,那就在河陽城與漢軍決一死戰吧!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