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嚴上表請求內附的消息,像風一樣傳遍了東南諸藩屬國。
此前中原王朝攻打金國、攻打西夏,對於東南諸國毫無任何影響,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本來就是敵國,朝廷攻滅之是理所應當的。
當高麗王國被中原吞並為朝鮮行省後,還曾經引起東南藩屬國的擔憂,實在是新漢相比前宋,表現得太有侵略性了,讓他們又想起了曾經那個顯赫數百年的大唐!
現在大理國都要內附,朝廷下一步究竟是何打算?會不會繼續吞並藩屬國為直接管轄之地?
大越李朝內部頓時出現了各種聲音,因為按照中原王朝一貫的德行,雲南之地被收複,那麼下一步必然就是攻略交趾。
有官員建議,應該立刻征召士卒,做好備戰的準備,防止中原突然殺來,卻被執政的杜英武大罵了一通。
杜英武現在腦仁都是疼的,南海水師大都督李俊的船隊就停在白藤海,說句不客氣的話,隻要李俊有想法,中原王師隨時都可以從海上攻入升龍城。
這個時候李朝積極備戰,豈不是將出兵的借口直接送到了中原朝廷的手裡嗎?
五代十國時期割據嶺南的南漢政權都能夠跟當時的吳朝打的有來有回,丁朝、李朝時期,前宋這個龐然大物略一出手,就打得交趾痛不欲生。
想一想去世才十多年的仁宗李乾德吧,李乾德在位五十餘年,將李朝治理得蒸蒸日上,效仿唐宋製度,建立了完善的科舉製度,可以說一切都是向中原看齊的。
李朝的一切製度都是學自中原,官職製度、行政劃分、文教、科舉與中原幾乎一模一樣,甚至奉為國教的佛教,都是求取自前宋的漢傳佛教。
杜英武雖然跋扈,但作為李朝執政,他比任何交趾人都更加清楚,北麵那個龐然大物究竟蘊含著多麼狂暴的能量!
同樣是先後接受了前宋以及新漢冊封的藩屬國,李朝與大理國的最大區彆,是大理國基本與前宋、新漢並無軍事衝突,而李朝可是與前宋打過好幾次,最近的一次戰爭就是宋哲宗時期。
那時候宦官李常傑反攻入廣南西路的欽、廉、邕三州,大肆屠殺,被反擊的宋軍直接殺到富良江。
死了三十多年的李常傑在國內被奉為英雄,但新漢建立後,李朝派遣使者入朝,就被鴻臚寺官員毫不客氣地指責並要求不得祭祀李常傑。
所以新漢是個什麼態度,杜英武再清楚不過了,哪怕宋軍已經打敗過李朝,但侵略欲望更加強盛的新漢,肯定還會以三州被屠為借口懲治李朝的。
杜英武的要求不高,他隻希望中原重新投向東南的目光不那麼銳利一些,他知曉未來戰爭不可避免,隻希望中原的怒氣不要傾瀉得太多,因為現如今的李朝實在承受不住啊!
實在是李乾德去世後,李朝的朝政就愈發墮落,李陽煥沉溺女色,二十歲出頭就死了,卻搞得國內吏治腐敗、賣官鬻爵、賄賂成風,如今幼主上台、外戚當政,國力相比李乾德時簡直衰落得不是一點半點。
段正嚴的一封內附上表,就搞得李朝國內動蕩不安,有一支負責押送糧草的廣東兵進入廣西後,杜英武害怕得連忙親自跑出升龍城求見李俊。
絕大多數時間裡,中原王朝對於藩屬國的態度從來都很明確,隻要誠心接受朝廷的冊封,朝廷並不會插手藩屬國的內部事務,允許他們有很強的自主權。
但杜英武不能不害怕,他的權力來自於外戚身份,若遠在萬裡之外的那位王皇帝動了心思,以此為借口派漢軍南下交趾,他現在的權力和地位隻怕瞬間就要消失了。
聽聞杜英武求見,李俊也有些頭疼。
從心底來講,李俊是很期望朝廷對李朝用兵,奪回交趾故地的,因為交趾對於中原開拓南海的地理意義實在太重大了。
眼下中原的商船隊伍,向西最遠也不過是越過了通夷水道前往暹羅諸國,原因就在於距離本土的港口實在太遠了,若能攻占交趾,朝廷的實際占領土地南擴,也就意味著可以將手臂伸展得更加長遠。
但李俊也很清楚,對李朝用兵與對大理國用兵是完全不同的,大理國畢竟隻需要麵對一個高氏為敵人,而李朝則效仿中原,大致完成了中央集權,攻打李朝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滅國戰。
所以對李朝用兵,朝廷一次性投入的兵力會更多,若沒有數年的準備時機,皇帝陛下肯定不會輕易用兵的。
於是李俊隻能含糊地應付了杜英武,沒有表露出任何能夠代表朝廷意見的態度,隻是安慰對方,廣東兵是向大理國押送糧草的,目標不是廣西。
這些話顯然不能夠讓杜英武安心,但杜英武的精力很快就被牽扯,因為李朝國內又發生了叛亂,或者說民亂。
李乾德效仿前宋組建了完善的科舉製度,李朝國內就出現了一批科舉官員士紳集團,與前宋一樣,這些李朝的科舉官員們兼並土地、大搞學術和經濟壟斷,在國內激發了各種矛盾。
李朝畢竟地狹,而科舉官員是一茬接著一茬出現的,所以為了滿足不斷出現的新的科舉士紳利益,李朝一直妄圖攻占南麵的占婆國。
但新漢崛起後,占婆國得到了中原的支持,始終讓李朝無法占據更多的便宜,於是李朝內部的矛盾愈發激化,民亂從李陽煥在位時期就從未停止過。
這一點李朝實在無法效仿中原,王倫通過滅金、滅西夏、重返西域、收複高麗、攻打日本等軍事行為,獲得了大量的土地,繁榮的海貿也轉移了國內士紳對土地渴求的一部分注意力。
李朝想要複製這一方法,偏偏被中原朝廷乾涉,於是在中原武力的威脅下,漸漸淪為中原的產糧區以及木料提供方。
一年三熟甚至一年四熟的土地,每年幾乎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產糧都被中原商隊低價收購,這樣的糧食貿易固然讓李朝的大地主賺得盆滿缽滿,但轉移到本地農民頭上的壓榨和剝削卻更甚。
所以新漢開國之後,李朝國內的民亂一年甚於一年,最多的一年,全國發生了百餘起民亂,杜英武就是靠著強力的血腥鎮壓,才逐漸坐穩了下來。
於是就仿佛一個連鎖反應,段正嚴上表內附,李朝內部不穩,連帶著占婆國內也發生了多起民亂。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