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李彥仙匆匆帶領趕來的漢軍加起來不足兩千,但隸書書寫的“漢”字大旗出現在白沙瓦城外時,郭耳突厥人居然後退了。
郭耳是伽色尼王國東南的一座山名,原本生活在烏滸水下遊的粟特人、大夏人等,逐漸形成了塔吉克人,在突厥勢力被唐朝驅趕到西域後,塔吉克人突厥化,其中一部分跟著突厥人南下,在郭耳山一帶遊牧。
隨後郭耳突厥人便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勢力,首先將伽色尼王國在印度北部的疆域給奪走了,故而郭耳突厥人的勢力範圍,眼下主要在後世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南部、印度西北部一帶。
前次嶽飛不花剌之戰打得塞爾柱王國名存實亡,西域諸國紛紛推舉王倫為可汗,實際上就已經認可了中原王朝是西域的宗主國。
但那時候郭耳突厥與安西都護府還隔了一個伽色尼王國,所以並沒有參加會盟,也沒有主動派使者拜會。
原本嶽飛是正在積極與郭耳突厥人溝通的,但波斯人突然鬨事、這件事就暫時中斷了,郭耳突厥人也沒有想到,李彥仙居然這麼生猛,這麼點兒兵力就敢前來幫助伽色尼國。
當漢軍的大旗出現時,千年之前的兩漢、三四百年前的唐朝似乎一下子在西域再度複活了,中原王朝曾經帶給西域的那種巨大壓迫感再一次降臨。
這個時候郭耳突厥人的領袖庫特布已經自稱蘇丹,甚至與伽色尼王國結為姻親,卻被伽色尼蘇丹害死,庫特布的兒子賽福便趁著桑哥壓榨伽色尼王國的機會,大肆搶掠並占據了伽色尼王國東南的土地。
由於嶽飛主持公道,伽色尼王國主動抱上大腿後,安西都護府將一部分被塞爾柱突厥人占領的土地,還給了伽色尼,故而伽色尼王國的兵力主要屯集於西北方向。
賽福就是趁著這個機會,又再度作亂,他打的算盤很響亮,奪取白沙瓦城,然後接受漢軍的調停,反正吃進嘴裡的土地是不會吐出來的。
他覺得郭耳突厥人已經有了與漢軍談判的資格,但是當李彥仙出現後,看到那麵“漢”字大旗,賽福才意識到,自己或許當真是有些一廂情願了。
想到自己的祖先就是被中原人如同趕狗一般狼狽驅逐到了西域到處躲藏,賽福又恐懼又憤怒,恐懼的是,中原人果真如傳說中的那樣難纏;憤怒的是,俺們都躲在這麼遠的地方求生存了,中原人居然還是不肯放過,萬裡追殺啊這是!
漢軍的出現讓白沙瓦城內的伽色尼軍隊士氣大振,李彥仙將軍已經來了,楚國公的大軍還會遙遠嗎?
戰場上便出現了極為荒誕的一幕,包圍城池的郭耳突厥人居然主動後退,李彥仙就這麼大搖大擺地進入了城內,並且毫不客氣地接手了白沙瓦城的防務。
李彥仙在伽色尼國內的名氣極大,畢竟他是翻越了大雪山、從於闐那裡殺來的。那可是大雪山啊,尋常人等能夠輕易跨越麼?
所以突厥人以一種仰望高山的姿態,恭敬地稱呼李彥仙為“唐將軍”,實在是上一個敢萬裡奔襲、穿越群山的,正是大唐名將高仙芝與封常清。
賽福則立刻與郭耳突厥諸部落首領、將領們討論了起來,在李彥仙領兵出現後,有個突厥將領提議,漢軍兵少,不如一擁而上,殺了再說,卻被賽福一馬鞭抽得滿臉是血。
他娘的波斯人殺了漢軍的一個巡邏隊,就被漢軍十抽一殺了近千人,若是郭耳突厥人敢直接動手,若引來大股漢軍南下,整個郭耳突厥人都不夠漢軍殺了報仇的!
安西都護府在重建了之後,嶽飛與薛弼的確表現得很文明很和平,但不花剌之戰,漢軍可是擊敗了塞爾柱突厥人組織起來的諸國聯軍,這一戰是實實在在震懾到了西域諸國。
賽福可以將伽色尼王國當作對手,畢竟是有殺父之仇,但讓他就此跟漢軍為敵,他實在沒有這個底氣與勇氣。
討論了一個晚上,郭耳突厥人終於討論出了一個對策:求見李彥仙,伽色尼、郭耳兩方坐下來談判。
在賽福眼中,波斯人根本不可能是漢軍的對手,李彥仙都已經出現在戰場上了,那麼這裡的戰事消息肯定會很快傳到嶽飛那裡。
隻要嶽飛一招手,隻怕西域諸國都得出兵響應,那時候就是郭耳突厥人要麵對一支新的西域聯軍壓頂而來了!
雖然沒能奪下白沙瓦城,讓賽福很是失望,但他也清楚,漢旗出現的那一刻,戰事的走向就不由他來主導了。
這大約就是小國的悲哀吧。
當賽福派出的使者恭敬地向李彥仙表明了來意後,李彥仙很失望,你們郭耳突厥人不是很跳腳麼?怎麼這麼快就慫了?
但李彥仙也清楚,他手下的漢兵太少了,而且他還需要尊重伽色尼王國的意見,畢竟還需要伽色尼王國為他提供糧草、保障後勤不是?
伽色尼蘇丹馬斯烏德倒是非常歡喜,與郭耳突厥人的世仇不是那麼輕易能夠化解的,這可是殺父之仇,能夠讓漢軍主持公道,讓伽色尼王國緩一口氣,總歸也是好的啊。
李彥仙就這麼帶著些不情不願地主持了雙方的和談,地點就定在城外,郭耳突厥人大軍再次後撤二十裡,雙方各派出代表,李彥仙代表伽色尼王國提出了要求。
郭耳突厥人立刻撤兵,退出占據了的伽色尼土地,歸還俘虜,仍舊以印度河為界,未經漢軍許可,雙方不得隨意開戰。
這個條件相當苛刻了,李彥仙很明顯地站在伽色尼王國這邊拉偏架,郭耳突厥使者據理力爭,表示可以讓出已經占領的土地,但一應繳獲的財貨、人口,概不退還,這是殺父之仇,唐將軍不能袒護。
而且郭耳突厥使者表示,願意奉中原王朝為宗主國,希望獲得機會前往中原拜見皇帝和可汗,從而獲得與中原貿易的資格。
這個條件說出來後,李彥仙頓時對賽福刮目相看,沒想到突厥蠻夷之中也有明白人啊!
最終的和談條件確定,郭耳突厥人象征性地歸還一千被掠奪的伽色尼人口,兩國就此休戰。
雖然多少有些不甘心,但賽福覺得自己也沒吃虧,畢竟跟中原王朝搭上線了不是?郭耳突厥為什麼要往死裡攻打伽色尼,不就是為了這條貿易通道的稅收麼?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