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錚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隻見那老者正對著牆上的輿圖出神,手指輕輕點在雲南的位置。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低聲道:"吳三桂在印度日子不好過,聽說莫臥兒王朝跟他搶地盤呢。"
兩人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了然——這位昔日的明將,卻當了漢奸,成了滿清在關內的打手,敗逃之後隻能在南亞次大陸那荒蠻之地搶野人的地盤。
現如今也隻能借著賀禮之名,來打探大明的虛實了。
午時整,大帥府突然響起百鼓齊鳴,緊接著是八音齊奏的喜樂聲。
街道兩旁的人群突然騷動起來,孩子們歡呼著往前擠,隻見一隊身著紅衣的儀仗隊緩緩走來,最前麵是八名舉著金瓜鉞斧的武士,後麵跟著三十六名吹鼓手,嗩呐聲高亢嘹亮,連珠江上的船工都能聽見。
李奇穿著繡著十二章紋的袞服,頭戴翼善冠,正站在府門前等候。
他看著遠處緩緩駛來的四頂花轎,突然想起三年前剛到廣州時的情景——那時的大帥府還是座破敗的舊宅,如今卻已是氣象萬千。
王洋走到他身邊,低聲道:"四位娘娘到了。"
李奇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倒是省了我不少事。"他正說著,花轎已到門前,四位穿著鳳冠霞帔的新娘被扶下轎來,紅蓋頭下的身影婀娜多姿。
按照禮製,她們要先跨過火盆,再踩過馬鞍,取"紅紅火火平安順遂"的寓意。
當四雙繡著鴛鴦的紅鞋同時踏上府內的紅氈時,圍觀的賓客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
拜堂儀式在正廳舉行,李奇與四位新娘並肩而立,對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三叩首。
讚禮官的聲音洪亮如鐘:"一拜天地——"四位新娘的蓋頭同時微微晃動,李奇能感覺到身邊四雙手的溫度,忽然想起胡有財前夜說的話:"這不是普通的婚禮,是把各方勢力團結成一塊了。"
禮成之後,賓客們湧入宴會廳,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整整一百零八張圓桌擺滿了庭院,桌上的菜肴中西合璧,既有烤乳豬、燒鵝這樣的粵菜經典,也有葡萄牙的烤火雞、西班牙的海鮮飯。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張巨大的"龍鳳呈祥"糕點,足有一人高,上麵鑲嵌著蜜餞做的花鳥,引得孩子們圍著打轉。
李奇看著眼前的景象,忽然覺得這場婚禮就像一幅濃縮的天下圖——有文有武,有商有農,有中土的傳統,也有海外的新奇。
他正感慨著,吳三桂的使者突然上前敬酒:"大帥真是好福氣,天南地北都有大明的軍所!如今又有齊人之福,隻是不知何日能北滅建奴。"
這話一出,廳內頓時安靜下來。
李奇放下酒杯,目光平靜地看著老者:"本帥自有打算,倒是吳將軍在印度辛苦了,若有需要,大明的水師隨時可以過去幫忙。"
老者臉色微變,連忙躬身告退,梁錚在一旁低聲道:"這老狐狸是想挑唆我們跑去歐洲跟滿清開戰。"
"讓他去說,"李奇端起酒杯一飲而儘,"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
他望向窗外,隻見府內的走馬燈已經點亮,將"國泰民安"四個大字映在牆上,顯得格外明亮。
夜幕降臨,賓客漸漸散去,大帥府內卻依舊燈火通明。
李奇坐在書房裡,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忽然聽見外麵傳來一陣喧嘩。
副官匆匆進來稟報:"城外的百姓自發組織了舞龍隊,說是要給大帥賀喜。"
李奇走到窗前,隻見廣州城的夜空被煙花照亮,五顏六色的火花如同盛開的花朵。
他想起白日裡看到的豐收景象——今年的糧田喜獲豐收,各地的糧倉都堆滿了糧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洋說得對,現在的明軍確實是兵精糧足,可他心裡清楚,這份安寧來之不易。
"貝加爾湖的戰報呢?"李奇忽然問道。
參謀連忙遞上一份密函:"滿清跟羅刹人打了個兩敗俱傷,雙方都派人來求和了。"
李奇看著密函上的內容,忽然笑了:"這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他提筆在上麵批了"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八個字,又想起胡有財算的賬——今年新開的荒地,明年能多收三成糧食。
正想著,門被輕輕推開,四位新娘端著宵夜走了進來。
李奇看著眼前的四位女子,忽然明白這場婚禮的真正意義——它不是簡單的三妻四妾,而是將各方的智慧、力量、資源都凝聚在一起。
就像這廣州城,既有珠江的浩蕩,也有市井的喧囂;既有傳統的堅守,也有海外的新奇。
四位新娘靜靜站著,月光透過窗欞照在她們身上,紅蓋頭早已取下,四張年輕的臉上都帶著認真的神情。
李奇忽然想起白日裡看到的那幅《大明疆域圖》,上麵的朱砂標記還很少,但他知道,隻要這樣一步步走下去,總有一天,整個天下都會被這紅色覆蓋。
窗外的煙花還在繼續,照亮了大帥府的飛簷翹角,也照亮了遠處田地裡堆積如山的穀穗。
此刻的李奇,正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看著眼前的盛世喧囂,心中隻有一個念頭:要讓這安寧,延續得再久一些。
喜歡南明崛起請大家收藏:()南明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