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遁後,我成了瘋批暴君的白月光!
溫鶴綿自小就有主意,王爺王妃都勸不住,更彆說青雲了。
她心底雖仍有擔憂,卻還是選擇相信溫鶴綿。
“不過陛下也是皇室出來的,您最好是防著點。”青雲小聲嘀咕,“若不是當年被皇室傷了心,王爺王妃也不至於這麼多年都沒回來過。”
這不是什麼辛秘,京中有點底蘊的都知道,隻是具體緣何鬨僵,就連溫鶴綿也不甚清楚。
大概是覺得父輩怨不及子孫,他們也從來不在溫鶴綿麵前多提,溫鶴綿總覺得其中還有的說,打算日後尋機會問問。
“慎言。”
溫鶴綿看了青雲一眼。
青雲捂著嘴唇笑“公子放心,隻在府中說說,不會讓外人知道的。”
不得不說,青雲是個調節氣氛的好手,和她聊了一通,溫鶴綿心中愁緒散了些,考慮得也更清楚。
退一萬步來講,她不可能現在拋下這個局麵離開謝琅,後麵如何,等任務結束再說吧。
與人爭鬥無非看是否能拿捏先機。
謝琅有實權了,下的就不再是空頭聖旨,無依據的情況下,寧賀褚也不能反駁他,隻是聽到督考不是溫鶴綿的時候,寧黨有不少人都朝溫鶴綿看了過去。
是個人都知道小皇帝對溫鶴綿有多器重,恨不得有什麼好東西都塞他老師身上去,結果這麼好個機會,他沒給。
值得揣摩。
溫鶴綿神色沉著,不動於山。
倒是謝琅,見那些討厭的人一個二個都往溫鶴綿身上看,眼底閃過淡淡陰鷙“諸位愛卿是有意見嗎?”
眾大臣趕緊搖頭。
小皇帝護人著實護得緊,就像以前溫鶴綿護著他一樣。
寧賀褚的視線在他們身上掃來掃去,不知想到什麼,眼中浮起一抹興味。
禮部尚書正在為前些日子沒有被打回來的奏折心癢癢,見今日朝堂上沒什麼爭端,也是懷了幾分信心,站出來舊事重提。
“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
“陛下如今年滿十八,再過幾月就該十九了,也是時候該考慮采選秀女,充盈後宮了。再不濟,立後先不說,選幾個知心人常伴身側,能早日誕下龍嗣,也是我大昭之福啊……”
要不是禮部的老頭都一個樣呢,迂腐古板不說,關心人家事也是一個比一個在行,怪不得能和禦史混得不錯。
禮部尚書年輕時也是才子,勸起人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說了一大堆,竟沒有多少重複的。
關鍵是不知道他提前和多少人通過氣了,這麼一說,不少臣子都跟著附和起來。
就連寧賀褚,也罕見地在其中插了一腳“確實,陛下不小了,該考慮考慮後宮了。皇室子嗣興旺,國祚才能綿長。”
先前大臣們都是上奏勸諫,像這麼大規模在朝堂上說出來,還是第一次。
換做以往,謝琅嫌麻煩,可能也就直接駁回了。
可今天有些怪,他居然耐心聽完了。
並且在眾臣安靜下來後,也沒反對,隻是淡聲道“不必再說,朕自有考量。”
聽這意思就是鬆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