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康以為出了什麼事,連忙起身想要去看個究竟,走到門口迎麵就遇上了莊小琴。
“小琴,徐書記他們這是……”
李明康正要詢問,莊小琴就陪著笑臉道:“李書記是這樣,鄉民們看您好不容易來這裡一趟,徐爽家做的飯擔心不夠吃,所以都回家帶飯去了,都想要讓您嘗嘗他們的飯菜呢。”
李明康責怪的語氣道:“我都說了,隨便吃一點墊墊肚子就行了,興師動眾的,這算什麼?鄉民們對咱們熱情,你莊市長怎麼也不懂點規矩?”
莊小琴被李明康一頓罵,雖然這點委屈不算什麼,可畢竟這是徐爽的決定,她也不能因為害怕受委屈,而出賣了徐爽。
畢竟荷花鄉的臉麵,也就代表了整個秦州市的臉麵,莊小琴當即就下定決心,把這個壞人做到底。
“李書記您消消氣,這也算鄉親們對您的一點心意,不如就等一等他們吧。”
“徐爽呢?我找徐爽說去,如果讓我看到他在廚房給我開小灶,看我怎麼收拾他。”
說著也不顧莊小琴的阻攔,直接邁出堂屋,進入廚房。
可是這會徐爽卻正圍著灶台一籌莫展。
抬眼看到李明康進來,徐爽心裡直發虛,連忙迎上來擠出笑意道:“李書記,您在屋裡等一會兒,飯馬上就好。”
李明康卻沉著臉,指著徐爽道:“我看你小子啊,是擔心我把你家給吃窮了吧。”
“李書記,我……”
“你什麼你,讓開,讓我瞧瞧鍋裡煮的是什麼山珍海味不敢給我吃。”
說著李明康強行上前,一伸手就掀起了鍋蓋。
隨著熱氣蒸騰消散,李明康這才看清鍋裡的東西。
李明康一愣,拿起筷子攪動了一下酸菜豆餅湯,又看了看旁邊放的窩窩頭,蹙著眉伸手捏起窩窩頭,抬手舉在了徐爽的眼前。
“小徐啊,你這……”
李明康看到窩窩頭和酸菜湯,沒有立刻反應過來。
他原本還以為徐爽是因為家裡吃的太好,不方便讓他們知道實情,所以才讓鄉民們去收集自己的飯食給自己吃。
可是沒想到,親眼目睹了鍋裡的食物以後,竟然變成了這麼寒酸的飯食,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原來剛才他是錯怪徐爽了。
隨即李明康拿著窩窩頭就朝堂屋走去,對莊小琴熟視無睹,直接對袁強指著廚房裡命令道:“去,把鍋裡的飯菜給陳老和我都盛一份來。”
袁強連忙答應一聲,快步走入廚房。
此刻徐爽也實在沒招了,便幫著袁強盛了四碗菜湯帶上僅剩的三個窩窩頭,給送到了李明康和陳柏敬的麵前。
陳柏敬驚訝地望著菜湯,剛才李明康的話他全都聽在耳裡,早已有了思想準備,但親眼看到這樣的飯菜之後,又被震驚到了。
“老妹子,你們平常就吃這個嗎?”
老媽尷尬地看了站在堂屋下的徐爽一眼,回道:“也,也不全是,我們平常都吃的很好,今天這是趕巧了,讓領導們見笑了,要不還是等等,我再去做一鍋去。”
李明康一伸手,堅定地將老媽按住:“老嫂子你坐下。”
接著李明康抬頭對徐爽冷聲道:“小徐我問你,工作固然重要,但若是連父母的養育之恩你都報答不了,還怎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李明康一開口,就給徐爽擺出了一個十分尖銳的質問。
此話一出,莊小琴心一驚連忙看向徐爽。
如果徐爽回答不好這個問題,無論他有天大的本事,今後在官場上也必將一片黯然。
聽到兒子被領導質疑,老媽頓時坐不住了,連忙起身對李明康道:“領導您誤會徐爽了,我這當媽的向您保證,這孩子從小就懂事,絕對不是那種不懂孝敬老人的人。”
李明康伸手攔住:“老嫂子您彆替他開脫,我要聽他自己說。”
徐爽抿著嘴,心裡的委屈壓的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可是他知道,在這種關鍵時刻,自己決不能輕言放棄。
正如李明康所說,無論是入贅到羅家,還是對父母的虧欠,就算沒有今天這件事,他自己也經常在黑夜裡捫心自問,自己真的儘力了嗎?
是,徐爽在這幾年裡工作很拚命,身心都很辛苦,薪水也全部轉給了弟弟妹妹,供他們上大學,並且也嚴厲警告他們,要把心思全部放在學習上,不準他們出去勤工儉學。
可是,今天二老的飯菜結結實實給徐爽來了個措手不及,他沒想到,這幾年照顧到了弟弟妹妹,卻唯獨忽略了二老的生活問題。
他以為有父親徐慶豐的津貼支撐著,他們二老的生活不會受什麼影響。
但他忘了,自己的脾氣完全是從徐慶豐那裡繼承來的,有著一種寧願自己餓肚子,也決不讓依靠自己的人多受一點苦的執念。
101鄉道項目工程,是父親帶領著大夥參加的,他相信兒子給鄉民們規劃好的未來,也相信這個社會不會虧待辛勤勞作的農民,但是看到那些共患難的鄉民因為相信他們父子,而要不到工錢的困境,自責之下隻好勒緊褲腰帶,也要靠自己那點津貼,一點點地去償還因為徐爽而欠下的承諾。
麵對李明康的質問,徐爽臉上帶著慘笑,低沉的聲音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耳邊:“李書記,您批評的對,我沒能好好照顧父母,是我這個做兒子推卸不掉的責任。”
老媽聽不下去了,含著淚想要開口幫兒子辯解,卻被徐爽勸道:“媽,您彆急著護我,聽兒子把話說完,這些話我是說給李書記和陳書記還有莊市長聽,但也同時想讓您也明白一些我的想法。”
頓了頓,徐爽繼續道:“各位領導,我不知你們想過沒有,最近流行有句話叫,寒門再難出貴子。”
“我們的黨和國家給了我們很好的教育資源,平民可以依靠高考步入高等學府的殿堂,接下來當研究生,博士,為祖國建設發光發熱,同時也能收獲不菲的報酬。但也會在教育的同時,教會我們尊老愛幼,愛家愛國愛人民。在這裡我不想為了掩飾自己的錯失,而去揭社會的漏洞,但是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可偏偏偉大的教育家孟子說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李書記,我隻是想說,錯不在誰的身上,而是這個社會許多人都病了,他們都被蒙上了思想上的塵埃,而失去了做人最起碼的判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