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在這個家裡長大,由於山村交通閉塞,家裡的生活條件一直很苦,所有的生活物資來源,全靠我媽一手操持家務,一手將我們兄妹三人養大,作為老大,我從八歲起就開始幫著家裡乾活,也深深地能體會到我媽的辛苦,所以從九歲那年我就立誌要好好學習,將來努力工作,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也讓二老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
說到這裡,徐爽苦笑著搖搖頭:“可是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我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
所有人此時都一言不發,屋子裡隻有徐爽的聲音在回蕩。
“我錯在思想,從小就被灌輸了錯誤的認知,認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隻要自己足夠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回報。可是我們所在的國家是個體製國家,是個人情社會,如果不懂得掌握這個社會的規律隻會悶頭苦乾,就算拚了命地去努力,也仍然會遇到挫折,仍然會有千千萬萬的困難等著你去解決,這就是所謂的吃得苦中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可是出身寒門,沒有社會資源沒有人脈,所有的苦難都要靠一個人去承擔,我隻想問,他照顧的過來嗎?他輸的起嗎?在他的背後,是脆弱的家人,沒有學曆沒有正確認知的父母,哪怕走錯一步,整個家都會陷入困境,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會失去。一個人上陣殺敵,身後的家人卻吃了上頓愁下頓,還怎麼奮勇殺敵,還怎麼一往無前?諸位,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這就是寒門貴子所必須麵對的問題!”
說到最後,徐爽情緒激動,連珠倒豆地說出了心裡所有的不甘,眼中似乎有種憤怒,不吐不快。
“對不起,看到二老吃這樣的飯,可能是我有點激動了。”
說著背轉過身去,揚起頭,努力克製著眼淚不要從眼眶中流出。
李明康沉默了一下,知道自己的確是錯怪了徐爽,默默地站起身看著徐爽的背影說道:“徐爽同誌,可能剛才是我的話重了點,現在我要對你表示真誠的歉意,向你真誠地說句:你沒錯,是我,錯怪你了。”
徐爽連忙轉身擺手:“不不,李書記。您剛才批評的對,我接受您的批評,以前的確是我做的不好,我認錯。”
陳柏敬站起來笑著道:“你們也彆互相認錯了,我說句公道話,你們兩個人說的都沒錯,是我們該感謝你們給我們大夥上了一堂課。”
李明康認可地點點頭:“家國天下,這是我們華夏文明永恒不變的真理,但正如徐爽說的寒門貴子,這是個十分深刻的社會問題,我們這些當領導的,不能體會民間疾苦,還怎麼當一個稱職的父母官?”
說著李明康一轉身,臉色沉重對著老媽深鞠一躬:“在這裡,我要向您做深刻檢討,對不起。”
老媽哪裡受過領導的大禮,慌張地上前道:“說的哪裡話,李書記您這樣我是會折壽的。”
說著就朝著徐爽的肩膀狠狠打了一巴掌:“你這孩子,竟然敢說領導的不是,我打死你。”
徐爽卻露出一絲笑意:“媽,我沒有。”
“還敢狡辯,你看李書記都主動認錯,你是要氣死我呀。”
“老嫂子。”
李明康攔下老媽再次抬起的巴掌笑著說:“我這個認錯是身為領導對人民的歉意,和小徐沒關係的。”
陳柏敬則笑著勸道:“好啦好啦,你們也彆爭了,咱們可還餓著肚子呢,這麼難得的山野味,再不吃可就吃不上了?”
李明康果斷一揮手:“吃,必須吃!”
說著便轉身端起桌子上的碗筷和窩窩頭。
四個人每人一碗野菜湯和窩窩頭,不多不少,正好。
端起碗後,陳柏敬提醒道:“李書記,在吃飯之前,您還是說兩句吧。”
端著飯,李明康沉吟了一下,說道:“老一輩革命人為了這個國家,所吃的苦遠比現在更艱難,今天有幸在這裡吃上這麼一碗飯,我感到很榮幸,彆的話我就不多說了,飯不能白吃,群眾的一針一線不能白拿,吃了這碗飯,希望我們能把這份恩情回報給人民吧,吃飯!”
“好!”
眾人齊聲回應,這才低下頭開始對手中的飯大快朵頤。
但莊小琴和袁強他倆,隻吃了一口,都差點吐出來。
他們在省城裡,整日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從來不會對那些農民工所吃的飯菜多看一眼,可是沒想到,今天來一趟山溝溝,竟然吃上了這麼難吃的飯菜,甚至吃到嘴裡的那一刻,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難以下咽。
李明康和陳柏敬也沒好到哪去,但幸好二人早已有心理準備,陳柏敬早年還有下鄉插隊的經曆,所以對這些飯菜的表現要比他二人要好很多。
咽下一大口窩窩頭後,李明康望著碗裡的菜湯,抬頭看了三人一眼。
“今天這飯說實話,不怎麼好吃,但這是對我們黨性的一次考驗,我以考察組組長的身份命令,你們必須一滴不剩地吃完,誰若是浪費老鄉的糧食,就是我們考察組的恥辱!”
“吃!”
陳柏敬端起碗一口氣就喝下了菜湯,並且拿起窩窩頭,三口並兩口地吃了個乾淨。
“陳老到底是老黨員啊,小莊小袁,你倆可要加把勁了……”
李明康羨慕地讚歎了一句,也學著陳柏敬的樣子,大口咀嚼起來。
就在莊小琴和袁強勉強吃完後,徐慶豐在門口喊了一句:“領導們,飯菜來了!”
隨著話音落下,鄉親們蜂擁而來,手中端著碗盆,裡麵盛的都是熱乎乎的飯菜。
李明康和陳柏敬互相看了一眼,連忙迎了出去。
當看到鄉親們端來的自家飯菜之後,李明康徹底淚目。
隻見那些碗裡盆裡,不是窩窩頭,就是烤紅薯,就算菜裡多了些肉塊或者粉條,但也隻是比徐爽家吃的好了一點點而已。
讓李明康沒想到的是,整個村裡的村民的生活,竟然都和徐爽家的情況差不多。
望著眼前的飯菜,李明康的心裡除了震撼,又多了幾分莫名的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