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我家開的!!
敲定了劇本創意後,宗照度過了昏天黑地、痛不欲生的一周。
他每天花8個小時寫出一版劇本。
然後林易用十分鐘告訴他哪裡哪裡不行,再丟下兩個字“改吧!”
前兩次,宗照還信心滿滿、鬥誌昂揚,根本不當一回事。
心想年輕人嘛,就是得敢想敢乾敢拚,熬夜爆肝有什麼的呀!
然後在熬了三個大夜,?寫出來的本子還是被林易直接否掉後,他的心態徹底崩了。
“我要困覺,我不拍了,我去給賈正毅賠禮道歉行嗎?什麼麵子,能吃嗎……”
在巨大的挫敗感麵前,什麼上進心好勝心,?都是騙人的!
但是吐槽歸吐槽,抱怨歸抱怨,該乾還得乾!
連跟這件事沒關係的林易都這麼上心,?他有什麼理由當逃兵?!
所以後麵幾天,他隻能一邊頂著大眼袋黑眼圈罵爹罵娘,一邊又十分乖巧地把劇本幾乎是重寫了一遍又一遍。
經過一個禮拜的摧殘後,最終版的劇本《循環》終於定稿。
這個《循環》,就是原版電視劇《開端》的精精精簡版,把一部15集的電視劇,精簡成了一個30分鐘的微電影。
篇幅差距如此之大,內容自然也大不相同。
《循環》隻保留了原作的內核,而出於影片長度、拍攝難易的考量,刪掉了公交車以外的所有戲份,比如警局,比如主角在數次循環中下車後發生的故事,等等。
而即便是公交車上的戲份,?也做了大量精簡!
兩個主角隻留下了一個,?兩個凶手也隻留下了一個。
電視劇前幾集的筆墨大量花費在凶手目標的找尋上,懸疑效果拉滿,但篇幅實在過多。
這些內容在微電影中也經過大刀闊斧的刪減和改變,?隻留下了最有看點的一個煙霧彈,虛晃一槍後快速切入主線劇情。
經過改編後影片,關鍵人物隻有三個,男主張晨,凶手鍋姨,以及貓之使徒盧笛。
故事劇情也幾乎脫離原作,成了一個新故事
男主角張晨是一名大三學生。
一年前,前女友王萌萌獨自乘公交前往市區,中途不知為何突然要求下車,然後被一輛大貨車撞倒,當場身亡。
事發後,張晨發現王萌萌下車前給他打了個電話,但他剛好沒接到。
這時距離兩人分手已經半年多,彼此毫無聯係,這個電話讓他對萌萌下車的原因有所懷疑,覺得她肯定是遇到了什麼事。
但他沒有任何證據。
警方經過調查,也隻是將這起事故認定為簡單的交通意外,網友則把王萌萌未到站但中途下車的行為評價為活該,自作自受!
這讓張晨憤怒又無力,一直堅持在網上發帖尋找當天公交上的目擊者,?但始終沒有回複。
一直到今天上午,?有人給他寄了一張王萌萌在公交車上被鹹豬手的照片,他頓時明白王萌萌為什麼非要中途下公交,由此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拿到照片,他決定前往警局報案,讓警方還萌萌一個清白。
以上這些背景,在劇本上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和描述,但在對白上隻有非常簡短的幾句交代,拍成鏡頭也就不到一分鐘。
張晨在寢室盯著自己的帖子,電腦頁麵帖子沒人回複的特寫,張晨沮喪歎氣,室友搭話交代他找了目擊者一年。快遞上門,照片出現。
這一分鐘的伏筆,波瀾不驚,會看得人很莫名其妙!
緊接著,正片開始。
拿到照片的張晨決定去派出所報案,坐上公交,看手機才發現今天是王萌萌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心生感慨。
這時,公交車爆炸。
重新醒來的張晨頭疼欲裂,適應了好一會兒才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公交上,看到一個阿姨拎著一個高壓鍋上車,後麵還跟著個雙肩包前背、捂得很嚴實、鬼鬼祟祟的男生。
他回憶起,這是兩站前的事情了。
張晨搞不清楚狀況,然後公交車往前開了兩站,到了剛才出事的地點。
他心裡一陣緊張,這時,一陣“滴滴滴”的響聲,再次爆炸。
第二次循環,重新回到兩站前。
他這才確定,公交車發生了爆炸,他則因為某種特殊力量進入了循環,而並非在做夢或者出現了幻覺。
這時,鍋姨和貓之使徒盧笛再次上車。
張晨此時還沒想到是人為引爆,以為公交車有問題,當即大喊司機停車、馬上會發生爆炸,讓所有人趕緊下車。
乘客驚慌但沒有人相信他,還指責他胡說八道。
這時,爆炸再次發生。
第三次循環,張晨意識到,爆炸並非車輛故障,而是人為引爆。
因為前兩次爆炸都是發生在自己醒來兩站後,可剛剛這一次,卻是自己呼籲大家下車後,即刻發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