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室的門推開了。王珍珠帶著一眾高管大踏步的走了進來。
這是徐雨萌第一次麵對麵的見到這位商界“鐵娘子”。
方正的國字臉線條利落,搭配微微上揚的劍眉,自帶不怒自威的領導者氣場,根本就看不出一個已經上了70歲的人的樣子。
徐雨萌也是個氣場很足的人,但她還是明顯的感覺到王珍珠的氣場絕不在自己之1下!
兩個都是女強人。
隻不過一個是在商界,一個是在政界。
因此不用介紹,她們都一眼認出了對方是誰。
可以說兩個人都是明星一般的人物。
兩個人都家喻戶曉。
又是在這樣特定的場合。
當然了,在華夏,不少人都以為美麗電器是民營企業,實際上,它是國企!
國企能經營到美麗電器這樣子,尤其難能可貴。
一年為華夏創造了多少稅收,又為華夏創造了多少就業崗位?!
王珍珠快步走到徐雨萌麵前,伸出手道:“徐書記突然蒞臨,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啊!幸好我今天正好在總部,書記下一次來一定要提前打個招呼,也好讓我們美的電器有個準備呀!”
拋開年紀不談,或許是惺惺相惜?徐雨萌對於王珍珠這樣的企業家心中有著天然的敬重。
她伸手握住王珍珠的手,莞爾一笑說:“王姐,今天也是正好到了珠城,就想著來拜訪一下,沒有打擾到王姐的工作吧?”
一聲“王姐”如同一塊巨石,在商界鐵娘子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在商場廝殺數十年,王珍珠早已習慣被尊稱為“王總”、“董事長”,連政商場合最親昵的稱呼也不過是“王董”,這聲帶著溫度的“王姐”卻瞬間打破了體製與商界間涇渭分明的距離感。
徐雨萌用一個稱謂,巧妙消解了省委書記與企業掌門人間的權力落差。這不僅是年輕官員對前輩的示好,更是將政企關係從冰冷的“考察與被考察”,轉化為平等的對話姿態。
王珍珠敏銳捕捉到其中深意————對方既不把她當需要層層彙報的國企負責人,也無意擺出居高臨下的領導架子,而是試圖以“人”對“人”的方式建立對話。
或許是有意,或許是無意。
這種稱呼策略暗合了王珍珠骨子裡的倔強。
她半生最厭棄官場的繁文縟節,徐雨萌此舉恰好避開了她的雷區,反而以江湖兒女般的直爽拉近心理距離。
但同時,這也讓她心生警惕:這位年輕書記看似隨意的措辭,實則暗藏精妙的政治智慧,能精準拿捏分寸,既釋放善意又不失威嚴,這份洞察力遠比表麵的熱情更值得忌憚.........
彆看省委書記年輕,厲害著呢。!
“王姐”二字,既是橄欖枝,也是試金石。它將決定這場會麵是流於形式的寒暄,還是能撬動政企新可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