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王誌堅作表態發言。
王誌堅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語氣懇切:
“同誌們,剛才王家輝部長的講話為我們明確了方向,徐雨萌書記的講話更是立足之江實際,既體現了對發展大局的深刻把握,也飽含著對之江人民的責任擔當,讓我們深受啟發、倍感振奮。
省政府完全擁護zong央的決定,我個人堅決服從省委的領導。徐雨萌同誌政治素養高、領導經驗豐富,在多個崗位上都展現出卓越的能力和擔當,由她擔任之江省委書記,是zong央對之江工作的有力支持,也為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此,我代表省政府表個態:下一步,省政府將始終堅持在以徐雨萌同誌為書記的省委堅強領導下,自覺把政府工作置於省委統一部署中去謀劃、去推進,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步。
我們將和省委班子一道,團結帶領全省廣大乾部群眾,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踏踏實實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全力以赴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決不辜負中央的信任,決不辜負全省人民的期待。
懇請徐書記和省委班子多對政府工作提要求、指方向,我們一定虛心接受、認真落實,共同為譜寫之江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發言結束後,王誌堅帶頭鼓掌,會場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省長的講話姿態放得很低,也表現出了很強的求生欲,字裡行間都看的出來,無意對抗。
王家輝部長還是延續了曆任zong組部部長們的風格,宣讀完zong央的任命後,就返回中州。
這樣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每送一個乾部到任,留下來就免不了同省裡其他的領導有接觸,認識的人越多,人情賬就越多,在以後的乾部任用上,極容易被人情所左右。
送走了王家輝部長,王誌堅同之前和秘書長楊成民商量好的一樣,主動來到徐雨萌的辦公室。向書記彙報工作。
王誌堅坦白而又真誠的說:“書記來了,我們全省的乾部就有主心骨了。”
徐雨萌抬手示意王誌堅坐下,臉上帶著平和的笑意:“誌堅同誌,你這話說得太見外了。我剛到之江,很多情況還不熟悉,以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還得靠我們一起搭班子、齊發力。”
她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話鋒轉向正題:“之江的經濟底子厚實,民營經濟活躍,數字經濟、製造業都走在全國前列,但剛才看材料,好像也麵臨著傳統產業轉型、區域發展不平衡這些共性問題?”
王誌堅沒想到新書記一來就抓住了關鍵,連忙點頭:“徐書記看得準。這幾年我們確實在啃硬骨頭——傳統製造業占比還不低,有些企業技改投入跟不上;沿海與內陸山區的gdp差距還得想辦法縮小;還有外向型經濟受國際環境影響,韌性得再強一些。”
“那你們有沒有摸索出一些管用的法子?”徐雨萌身體微微前傾,語氣透著真誠,“比如傳統產業轉型,是靠政策引導多一點,還是市場機製作用更明顯?我在河東時試過‘鏈長製’,但之江的產業生態不一樣,肯定不能照搬,正想聽聽你的經驗。”
王誌堅見她姿態放得很平,心裡更踏實了些,坦誠道:“我們搞了‘畝均論英雄’改革,倒逼低效能企業轉型,同時集中資源扶持專精特新‘小巨人’,效果還不錯。不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還不夠深,這方麵徐書記在其他省份有成熟做法,以後還得請你多指點。”
“互相學習嘛。”徐雨萌笑了笑,“我看了之江的年度經濟目標,增速定在6.5左右,既考慮了穩的基礎,也留了進的空間。接下來重點抓哪些產業突破?要不要找時間一起去幾個重點市看看?”
“我正想提議這事。”王誌堅立刻接話,“下周可以先去杭城、寧城調研,那裡聚集了全省七成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好聽聽企業家的想法。具體時間您定,我來安排。”
“就這麼定了。”徐雨萌點頭,“經濟工作來不得半點虛的,咱們多往基層跑,多聽真話,才能把路子走對。”
王誌堅起身應道:“好,我回去就梳理相關材料,明天先給您送過來。”
他心裡清楚,這位新書記看似溫和,實則對工作抓得又準又實,接下來唯有實打實乾事,才能跟上節奏。
這一次的彙報來看,效果不錯。
書記沒有表現的咄咄逼人,對自己這個省長還是足夠尊重的,離開書記辦公室,竟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徐雨萌讓省委秘書長張超送來了一大堆的文件資料,一頭紮在辦公室,之江的工作必須儘快上手。
然後是聽彙報。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各部委廳局、各設區市的書記、市長,一個不落的排著隊向書記彙報。
其實彙報工作道得其次,除了省委的那些常委,誰都想先在書記麵前混個臉熟。
而且彙報工作也是一個立場問題。
表明自己所在的單位是置於省委的領導之下。
通過幾天的觀察,徐雨萌發現省委秘書長張超做好省委辦公廳的服務還是很不錯的,委辦公廳的工作能夠安排的井井有條,儘心儘責,暫時打消了換掉這個省委秘書長的想法。
一周後,徐雨萌在省委秘書長張超、常務副省長蔡輝及部分廳委辦局的一把手陪同下,前往寧城調研考察。
這是徐雨萌就任之江省委書記後,第一次外出調研考察。
寧城市委書記錢若軍、市長閔行健對書記的這次調研考察十分分重視,親自陪同調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