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欽奇襲薊城的消息猶如一道驚雷,自北向南傳遍整個中原大地……
冀州、青州、兗州,三處戰場幾乎在同一時間陷入混亂。
國都淪陷,天子東狩,中樞指揮係統在最關鍵的時刻被漢軍一刀斬斷,這對於正欲與漢軍浴血奮戰的燕軍將士而言,無異於一道晴天霹靂,牽動了所有人的心神。
不過,曹氏經營中原數十年,其根基之深厚,麾下將領之忠勇也在此刻顯露無疑……
冀州前線,帥帳之內,曹洪在接到密報的瞬間,素來沉穩如山的麵龐第一次顯露出駭然之色。
但他畢竟是曹氏宗族的如今為數不多的宗室了,震驚過後,他思忖片刻後便立刻下令。
“傳我將令!”
曹洪一臉嚴肅的說道:“立刻放棄所有外圍防線,全軍收縮,向幽州方向疾行!無論如何,也要將蔣欽那條瘋狗堵在薊城,迎回陛下!”
“喏!”
兗州,魯郡。
“唉……”
驟聞噩耗,還在養傷的曹仁的咳嗽兩聲後,望著對麵漢軍連綿的營寨,眼中閃過一絲苦澀。
“傳令今……咳咳……夜立刻拔營撤退,退往秦山,想來子……咳咳……廉會立刻回師幽州,我們需要為他殿後,同……咳咳……時儘量靠近青州,以便聚攏兵力,前後照應……”
而此時的青州,在太史慈的猛攻下,一場決定歸屬權的大戰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東萊郡,成山角。
當太史慈率領的龐大艦隊撕開清晨的海霧,如同一座座移動山嶽出現在港口之外時,駐守的燕軍甚至來不及敲響警鐘,便被漢軍龍船上萬弩齊發的毀滅性打擊淹沒!
僅僅兩個時辰不到,成山海港便宣告失守,烈焰與濃煙衝天而起……
隨後,當太史慈的大旗出現在昌陽城外,城內已自發騷動了起來。
百姓們衝入縣衙,將還在叫囂著要與漢軍決一死戰的縣令捆了個結結實實,隨後大開城門以迎王師。
接著,東牟、牟平諸縣皆望風而降,太史慈幾乎兵不血刃,便將整個東萊郡收入囊中。
黃縣縣城,太史慈的家鄉。
漢軍兵馬未至,城門便已大開,街道兩旁站滿了前來迎接的百姓,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他們之中,有白發蒼蒼的老者,拄著拐杖,渾濁的眼中閃著淚光,仿佛又看到了數十年前,那個為了替郡守解圍,單騎突出重圍,奔赴雒陽求援,名揚天下的少年英雄。
更有無數青壯,他們是聽著“太史慈義釋北海”的故事長大的。
此刻,眼前這位身披甲胄,挺拔如鬆,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便是他們心中英雄的化身……
“見過太史將軍!”
“將軍!您可算回來了!”
“太史將軍!我們等您好久了!”
一聲聲發自肺腑的呼喊,帶著濃重而親切的鄉音,彙成一股炙熱的浪潮,衝刷著太史慈那張飽經風霜的麵龐。
他翻身下馬,快步上前扶起一位跪倒在地的老者,虎目之中也泛起了一絲久違的溫情……
這裡畢竟是他的故鄉,是他年少時仗義行俠的地方,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讓他感到無比親切。
他曾在此地擔任曹史,可惜後來因心向郡守,得罪了當時的青州刺史,被迫避禍遼東,自此漂泊半生,再未回返,但也正是那次義舉,使得東萊郡中,民心儘向太史……
“諸位鄉親,快快請起!慈,愧不敢當!”
太史慈的聲音洪亮沉穩,帶著一股安撫人心的力量,他親手將那位老者扶穩,又對著四方百姓深深一揖。
“慈離鄉多年,不曾為故裡儘孝。今奉大漢天子之命,光複青州,解萬民於倒懸。自今日起,我東萊郡重歸大漢治下!凡從軍者,其家免賦三年,還可享均田之政!”
“將軍威武!”
“漢軍威武!”
“願為將軍效死!”
他沒有過多的廢話,但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直擊人心。
在場的東萊人無不歡欣鼓舞,整個東萊郡幾乎是在轉瞬之間,便重新插上了大漢的赤色龍旗……
副將羅霄跟在太史慈身後,看著眼前這萬民擁戴的場景,瞪大了眼睛,壓低聲音感歎著。
“天啊,將軍,這就是您在家鄉的威望嗎?末將隨軍多年,還從未見過百姓如此的!”
太史慈拍了拍羅霄的肩膀,眼中閃過一絲暖意,輕聲道:“既然鄉親們信得過我太史慈,我又怎能負了他們!”
他知道鄉人的擁戴是他最大的優勢,於是立刻下令,在東萊開倉放糧,安撫百姓,同時張榜招兵。
榜文一出,應者雲集。
無數聽著他傳說長大的東萊子弟,為了追隨這位家鄉的英雄,為了搏一個封妻蔭子的功名,紛紛踴躍入伍。
短短十數日,太史慈便以麾下水師府兵為骨乾,裹挾著上萬名新募的東萊新兵,集結起一支超過兩萬人的大軍,兵鋒直指青州腹地,北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