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陳留
答應一聲,丁弘揚鞭催馬,飛鴻車朝白霧方向疾駛而去。
一條河堤隱約出現在三人眼前,藹藹霧氣中,河堤上成行的樹木鬱鬱蔥蔥。
待走到近前,三人下車上堤,方才發現看到的白霧並非水氣,在河水的粼光中,一團團隨微風騰飛的柳絮,飄揚浮動,如煙似霧。
時值正午,柳絮似乎感受到了陽光的熱情熾烈,隨風而舞,輕盈靈動,仿佛在白茫茫的天地間,灑下一場溫暖的雪。
柳葉閃著晶瑩的光,隨低垂的枝條輕輕搖晃,在白色的世界裡點綴上蒼翠的綠意。
河的對岸,一汪湖水平靜無波,一座小島坐落中央,島上草木繁盛,最高處可見八角亭的亭尖外露。
王希孟的目光忽然被湖心島與岸邊相連的一座小橋吸引,橋雖不長,卻在上麵修建了一座涼亭,在陣陣的蟬鳴中,一白衣秀士正倚欄沉思,絲毫不受其擾。
“這是何處?”王希孟向身邊的丁弘問道。
丁弘左右看了兩眼,心中又算了一下時間,開口答道:
“我們所處之地應為陳留縣,這條河應是汴河的旁支。”
“原來這裡便是陳留!僅在京城之外,便有如此美景,果真不行萬裡路,不知天下之大,不知景色之奇!”
王希孟感歎一句,回身吩咐承照道:
“取紙筆來!”
承照麻利地回到車上,取來紙筆,丁弘也在車上取來兩條長凳和一塊木板,長凳放在兩邊,將木板放於其上,一個簡單的畫台便搭好了。
將禦賜的澄心堂紙擺在木板之上,王希孟先將周圍再看過一遍,然後閉目默默在心中將眼前景物重新排序提煉,不多時,睜開雙眼開始下筆,幾番工夫過後,一幅河堤柳絮圖便躍然紙上。
“畫得真像!”承照發出一聲讚歎。
“哪裡像了?”王希孟嗬嗬笑道。
承照撓撓頭,指著亭橋說:“這裡最像。”
王希孟點點頭,接著又搖搖頭,看著迷惑不解地承照道:
“這座亭橋確是我最滿意之處,隻是整篇卻不甚合意。”
丁弘看看已經西墜的紅日,笑道:
“方才出京二十餘裡,便得此景,已屬不易,小王大人,時候不早,我們要進城歇息了。”
出門在外,行程如何安排自是要以丁弘為主,三人忙收拾妥當,駕車直奔陳留縣城而去。
走進縣城,隻見街道兩旁店鋪林立,食店、餅店、魚行、肉行應有儘有,酒樓、茶莊、絹鋪、小攤琳琅滿目,大街上人流如織,吆喝聲不絕於耳,一派繁榮盛世的光景。
王希孟入畫學前便見過此等景象,並不覺得有如何新鮮,丁弘對此也是見多不怪,唯有自幼入宮的承照,兩隻眼睛已然不夠用,小腦袋探出車外,眼珠亂轉看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