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文字,而是浩然,這是口吐浩然,不是口吐文字……”有人忍不住回答,便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心隨著充滿韻味的讀書聲,去感受《詩經》。
漸漸地,似乎整個人的神魂,都進入詩經的神奇世界裡。
隨著那讀書聲的回蕩,他走遍了整個詩經世界,領略了不同國度的風采,見識了不同國家的風情,令他的靈魂大為顫動起來。
哢嚓——
他悄然破境了。
而破境的,並不是隻有他一人。
現在山坡下,渭水河畔上,文人學子加上看熱鬨的百姓,已經達到了將近兩千人。
無比壯觀。
文人士子則占了一半有餘,自然不缺天賦超絕的學子。
況且,他們的境界實在太低了,而書卻不少讀,相對來說,積累還算是可以。因為這個世界的道,難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積累,才能達到相同的境界。
而封青岩現在的晨讀,則是催化劑。
因而,在他刻意的晨讀之下,無數學子都有所獲,還有不少學子突破了。
在山坡上,快到花甲之年的寧鬆,則是身子猛然一顫,整個人微微有些顫抖起來。並不是他悟得了讀書養氣之法,而是他破境了,由八品入七品了。
不過他並沒有激動,而是靜靜聆聽,口裡心裡都跟著無聲誦讀。
他感覺到自己似乎要抓到什麼了。
不過,總是差了一點,讓他心裡無比遺憾。
他知道,這是什麼。
在封青岩的晨讀中,浩然正氣浩浩蕩蕩從天地間而起,猶如大霧般籠罩著渭水河畔,令學子心頭震驚不已。
今日的浩然正氣,似乎更多更大了。
此刻,寧鬆甩去心中的雜念,卻觀察封青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發現安先生竟然真的與天地融為一體了。眼前的安先生,雖然靜靜佇立在那裡,但是讓人感受不到。似乎,山坡就是安先生,遠方的山嶺是安先生……
安先生無處不在,又處處不在。
這讓他突然有些愣住了。
天人合一?
不僅寧鬆有如此感覺,山坡上其他人亦是如此。
安先生明明就在眼前,但是讓人感受不到,猶如一道虛影般。
而在此時,封青岩身上同樣彌漫著,一種說不清的氣息,似乎在將他們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裡般。
於是在他們眼裡。
四周的景物消失了,隻剩下安先生。
但漸漸地,就連安先生都消失了,隻剩下充滿韻味的讀書聲,在誦讀著詩經。
最後,他們連讀書聲是誰的聲音,都不知道了。
但似乎是諸子的讀書聲。
是諸子在誦讀。
轟!
轟!
他們的腦海猶如炸開般,瞬間變得開闊起來,見識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眼界更為開闊。
他們看到了遠方,看到了一座座書山,一座座學海……
而且,在書山與學海中,還看到無法苦讀的身影,有文士,有文相,有大儒,有大賢……
這讓他們頗為震驚,這是哪裡?
但是,他們漸漸地顧不得震驚,都投入到書山與學海中,如饑似渴般苦讀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們讀完了一座的書山……
於是,有些他們曾經不理解的道理,不明白的奧義,此刻竟然迅速明白過來。
原來如此!
不少人心裡驚歎,正準備繼續投到書山中苦讀裡,卻猛然發現自己卻站在山坡上。
這讓他們猛然愣住了。
剛剛隻是一個夢?但是,為何這個夢,如此真實,真實到讓他們在夢裡,真的學到了知識。最讓人震驚的是,他們是真的明白了,還在無聲無息中突破了。
這似不是夢。
但不是夢,又是什麼?
在他們震驚與不解時,封青岩早已經晨讀完。
但是,浩然正氣所化的大霧並沒有散去,反而化為一座座書山,一個個學海……
他們於夢中所見所讀的書山與學海,不僅有他們曾經的積累所化,還有封青岩的知識。
當然,都算是較為普通的知識,太過深奧,他們現在亦看不懂。不管學什麼,都需要慢慢來,豈能一口吃成胖子?這個世界的大儒,不過是文師而已。
封青岩的知識存儲量,或許連聖人都有所不及了。就單以修行來說,他就精通了九脈的修行,而九脈修行的知識,又有多少?
不過,單以知識來論,的確是文道的知識量最大。
因為文道主講文明。
文明是什麼?
此刻,封青岩靜站在山坡上,身上散發著神秘的氣息,以助眾人入夢識之境。夢識之境是一個十分神奇的奇境,或許外麵隻是數息而已,但是裡麵有可能就過卻數年,甚至是數十上百年。其實正因如此,才會有不少學子,從夢境中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突破了。
因為要夢境裡,所攝入的知識實在太多了。
而且,這些知識,乃是封青岩大概整理過的知識,可以幫助到他們迅速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進入夢識之境。
在河畔,有將近兩千人,但是隻有一百餘人,進入了夢識之境。不過,凡是進入夢識之境,幾乎都有所突破,還有人連破小三境,即是連破三品。
當寧鬆從夢識之境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踏入儒士六品了。
他不過是片刻間就連破兩小境。
“哈哈,我開辟了胸中天地,我成為了士子,我成為九品士子……”
有學子激動大喊起來。
在大宋王朝,開辟胸中天地的士子不算少,但亦沒有多到四處可見。一個縣城數萬,或十數萬人,開辟胸中天地的讀書人,不過是數百而已。
多者亦不過是上千。
這可是將中老年人都加起來了。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