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吐槽到這裡,任得敬突然眼前一亮。
“不對!
陛下您說的不對!”
劉禪這會兒還在幻想著他家相父將來會怎麼成他呢,一聽任得敬這話,頓時就不樂意了。
“朕哪裡說的不對?”
“陛下,你們大宋疆域萬裡,臣確實是敬仰之至。
可是,人家遼國可不屬於你們大宋。
就算你們自己和人家遼國貿易的時候使用你們的紙幣。
可人家也不會願意,我們拿著你們的紙幣,去買人家的東西呀。”
任得敬這話一說出來,一直在觀察著局勢的趙鼎頓時大急。
他剛開始想要和任得敬過招,是因為他下意識的就以為,肯定是要給銅錢的。
那可是實打實的硬通貨!
可自從看見劉禪拿出來幾十箱紙幣之後,他心裡已經一點兒跟任得敬過招的想法都沒了。
因為,他的想法其實跟任得敬是一樣的。
這要是能用幾十箱紙幣把任得敬打發了,那可就太妙了。
紙幣而已,多印點兒就是了唄,反正庫房裡做為儲備的精銅多的是,不差這一點兒。
更妙的是,如果他們要是真拿著這些錢在大宋買東西,那到時候掙他多少利潤,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刨去了利潤之後,真實讓他們帶走的東西,其實根本沒多少。
官家這一招,實在是高啊!
正是因此,他便一直老神在在的縮在一邊兒看戲。
可是這會兒,他可沒那個閒心了。
因為,任得敬現在提出來的問題,其實涉及到了紙幣的根本。
整個大宋境內,早已經實現了紙幣的全國通用。
尤其是百姓們看到紙幣真的與銅錢的價值一樣,而且還能隨時方便的兌換成銅錢之後,早就已經自發的開始棄用銅錢。
畢竟,這玩意兒帶著實在是太不方便。
包括與遼國和西夏的貿易,紙幣的占比,其實也已經越來越高。
因為商賈們不傻,剛開始他們對於紙幣的使用確實有疑慮。
但是,當事實一次又一次向他們證明,隻要拿著大宋的紙幣,就能隨時從大宋買到他們需要的任何貨物之時,接受紙幣便已經成了必然的選項。
畢竟,大宗貿易所需要用到的錢,可不是個小數目。
以前,他們需要拉著整車的錢來往於兩國之間。
僅僅是安全上的支出,便是一個巨大的成本。
可是現在,幾張紙便解決了一切問題。
雖然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宋國突然不承認這錢的價值了。
但是,這一點兒風險,與巨大的安全成本之間的對比,根本不足為慮。
畢竟,在這樣一個時代,賭宋國會突然滅亡,或者賭宋國會突然腦抽,改變自己的貨幣政策,確實是一件看起來挺腦抽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無論西夏還是遼國境內,其實都有大量的商賈持有著大宋的紙幣。
甚至,他們的皇室同樣也持有的不少。
但這裡同樣有一個問題,便是這種紙幣的來往,是一對一的。
換句話說,無論遼國還是西夏商賈持有的紙幣,都隻會用於和大宋之間的貿易。
而他們互相之間如果有貿易,則仍然是使用銅錢做為貨幣。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趙鼎一直也沒太想明白。
或者說,這並不是個什麼大問題,所以一直也沒人去研究這個問題。
可是這會兒,任得敬突然就把這個問題給擺在了台麵上。
這特麼要是回答不好,豈不是相當於承認了自家的錢出了國之後不好使?
這要是坐實了,任得敬還會要這些紙幣嗎?
那肯定不能啊!
這要是不能,元帥的一切計劃,不就泡湯了?
正是想到這些,他才心裡著急。
可越是著急,卻又越想不出辦法。
媽的,腦子呀,你快轉呀!
就在他急得拍腦袋之時,突然聽到劉禪淡淡的說道:
“任相覺得這是個問題嗎?”